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09-06-18 08:2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利用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来创设有趣的情境。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所要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二、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我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利用学具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常常需要借助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学生通过操作具体的材料,建立丰富的表象,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满足了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特点。
四、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好动也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游戏恰恰符合学生这一特点。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恰当引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和应用知识。使学生在数学游戏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游戏中品尝获得成功的乐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启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为他们学数学、爱数学创造了条件。
五、利用电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比较感兴趣,因为具体形象的东西直观生动,给人的印象深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电化教学上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在教学中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给学生以新异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通过讲故事、设问或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具、数学游戏、课堂提问、练习形式多样化等方法,使学生不会产生厌烦感,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之,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有极大作用,它能驱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追求对感兴趣事物的认识,为达到目的,克服重重困难,事实更进一步证明,激发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尧都区贺家庄中心小学 马建丽)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