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史勇辉 马耀平 王红)今年以来,隰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科教文卫、劳动保障、安全和谐等民生事业,下工夫解决好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等问题。他们抢抓国家和省里加大各项社会事业投资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并实施一批项目工程,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提升全民幸福指数。
该县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振兴教育事业的决定》,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坚持质量为先,在育人为本上坚持德育为先,在改善办学条件上坚持安全为先,大打教育提质攻坚战,实现山区教育强县目标。今年,该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造中小学校舍,最大限度改善办学条件。他们优化学校布局结构,在黄土、午城、寨子建设高标准农村寄宿制学校,撤并千家庄、石家庄、阳头升中学等两轨以下初中和部分7人以下教学点及复式教学点,搬迁隰县一中,新建古城小学,逐步解决城区中小学班容量过大、农村学校基础设施不全、学校过散、生源过少问题。同时,他们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县财政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培训,与山西师范大学建立长久合作关系。今年,该县邀请省、市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对1200余名教师进行了分学科等培训,先后两次组织60名专任教师到山西师大接受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全县师资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该县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新建职业中学,扩大招生规模,提高职业教育覆盖率。此外,为繁荣文化体育事业,他们还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加大文化产业开发力度,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该县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引导企业逐步实现由制造产品向创造品牌迈进,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各行各业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训、管理和使用的长效机制,围绕全县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科学整合和配置人才资源,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平台。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办法,加快培养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管理等方面实用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搞好各类人才储备,为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他们扎实推进全民健康教育,深入开展了城市社区、农村、中小学校、医疗机构、公共场所、机关事业单位、工矿企业、大众传媒和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以及控烟健康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提高全县人民的健康水平。为提高医疗卫生水平,该县新招录了一批医生、护士,不断壮大医疗卫生队伍,同时,他们加快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计划在两年内实现“村覆盖、乡达标、县提高”目标,即村村都有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按标准实现达标,县级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他们不断规范医疗服务价格,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断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使农民参合率达到了95%以上。
该县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今年以来,197名大中专毕业生得到就业,其中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受到省委组织部肯定。他们利用项目工程为3000余名返乡农民工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分别达到3932人和3635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该县还免费为31名患脑瘫等疾病的患者实施矫正手术,发放各类残疾人用品350件,投资54万元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较好地解决了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曲沃小学生有了“安全卡”
下一篇: 国家天文台在襄汾开展天文科普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