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套教学模式的特点如下: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我们首先强调预习,让学生在课堂上预习,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学生可借助自己手头的资料书和学案进行自主学习,自行解决一大部分学习任务。有了预习基础,上课时学生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性讲解,或者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就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实现智慧共享,用同伴的智慧激活自己的思维,这样在合作中探究问题,享受了学习的过程,并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在快乐的状态下会事半功倍。
2.能够针对一个教学重点进行有效地突破。
比如在《故都的秋》的教学中,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布置的预习任务是“熟读课文3段—11段,看看作者描绘了几幅秋景,并分别给每幅画面起个名字;了解作者郁达夫”,上课时学生先小组交流自己的预习感受,然后谈自己对文章中“秋景”的感受,并互为补充地介绍作者其人其生平,明白了作者写文章时的情感,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再理解情景交融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个重点的突破完全是学生自主合作完成的,接着师生一起总结作者的性格,情感决定了他选景 的角度,以及给景所着的色彩,反之,我们阅读作品时会通过文中的景物色彩、特征感受作者的情感。学生完全领会这个内容后,我们当堂习题训练,还有举例再感受情景交融手法在其他作品中的运用。通过这一套模式七个环节,学生对这个重点知识的把握就很扎实了。
二、尝试这套教学模式之后的体会。
1.教师要尽快地转变教育理念,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我们一直以来不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总喜欢包办,其实实践证明,我们的学生是可以的,而且他们喜欢自己研究、自己表达,只需要老师做适时地引导和点拨,他们自主学习时是快乐的,他们更享受合作学习的过程,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放开手,尽管刚开始师生都有点不太适应。
2.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每堂课我们都有教学目标,如何把学生引进来进入这种思维状态很关键,也就是首先要让学生对这个学习目标产生兴趣,这需要老师费点心思,比如我在《故都的秋》和《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中都是采用美读法把学生带进文章的情境中,这样学生愿意学了,思维激活了,话匣子打开了,作为老师就是欣赏他们的奇思妙语并快乐地参与其中了。
3.对每节课教学重点的把握要得当。
新课程改革课本容量比以前加大了、课时减少了,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实践内完成教学任务,并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我们要对教材做大胆的取舍,一篇课文不要求面面俱到,只取一个重点充分突破即可。 (山西师大实验中学 董博平)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做好五个方面提高课堂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