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课堂有效教学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呢?我认为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在课堂教学组织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导入新课的准备是新课程备课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及学生背景性结构知识的状况,精心设计和选择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兴致,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思维积极活跃起来。为此,初一学生的第一节课我总会是整体导入:给学生讲述学习生物可以给大家的学习、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以来的教学就较轻松了。
二、分层教学提高学习动力。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禀赋特点因材施教。为此,教学中我多采用的是分层教学,尤其是分层达标用的更多。早晨的背诵,课后练习的布置,均有分层。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学生都能达到、都有收获、都有成功的感觉,也就还有信心继续后面的学习。为了防止一部分同学思想懈怠,过一段时间给他们提一些较高的要求或是对学生寄予厚望、或是给他们一些明确的追赶目标,激励学生的学习。
三、降解难度提高学生自信。教学中,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主体的能动性,并客观地分析研究学生,相信学 生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和非智力潜能,让学生相信自己“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为了树立学生的这种自信,在每一节课的开头我总是有意透露给学生一个信息:本节知识不难,只要专心,课堂上即可掌握。
有时把一些难点分散开来或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真正实现“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情景,也是让学生自己搭建知识学习的“脚手架”。自信有了,其他一切也就迎刃而解。
四、联系生活提高学习效率。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让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了解生活的窗口。既利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跳出教材,走进现实,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宽阔的平台。生活学科在这方面有优越的条件。如学习植物时,我教给学生如何移栽树木更易成活,怎样做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学习人体时,会有许多有关身体健康的问题,学生兴趣更浓,学习效率也就更高。
五、授人以渔提高有效教学。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并努力提高自己“导”的艺术,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设疑、解惑。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可以改变习惯的、固定的课堂模式,采取班级集中授课、小组合作交流和个别辅导学习相结合的综合模式,从而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汾西二中 逯爱玲)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无限时空传数字 远程教育立新功
下一篇: 运用模式教学推进新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