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华魂 做中华人

2009-07-09 09:26: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把“中华魂”读书活动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科教育和读书主题教育有机融合,相互影响,共同提升。
“中华魂”读本贴近现实,紧扣时代主旋律,是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好教材。
该校不仅把“中华魂”读书纳入思想品德课中,其他学科也灵活地把读本有关内容融入自己的教学中。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课下编演校园心理剧;数学老师通过数字的加减乘除,讲解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音乐老师在课堂讲《国歌》知识,教唱爱国歌曲;美术老师在绘画课上以“神舟飞船”上天成功等内容指导学生绘画创作。课堂教学融入读书活动内容,使主题教育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师生互动,密切了感情,提高了教与学的积极性,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得到了双 提升。
二、读书活动与养成教育相结合,用读书主题教育激发学生“学思行”的动力,培养明辨是非、规范行为的能力,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学校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统领,围绕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制定了学校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引导学生知荣明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习惯做起。小到学生的穿着、行走、坐立、书写、用语,大到热爱祖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交通安全、环境保护,该校紧密结合实际,对学生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根据不同读本主题,开展“知识与我同行”、“群星闪烁”、“月月小明星”及“同在蓝天下”爱心活动,给红丝带小学献爱心、捐款、捐物等,持之以恒的读书活动与养成教育,使学校《一日常规》成为全体师生遵守的行为规范。摒弃假恶丑,崇尚真善美,讲文明、讲礼仪、爱学习、守纪律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拾金不昧、关爱同学、孝敬父母、感恩社会、发奋学习、乐于奉献的典型事迹层出不穷。
三、读书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构建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书香校园。
校园文化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对学校的教育活动、环境营造、师生的身心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雕塑作用。“中华魂”读书活动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多年来,该校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2007年开展了“红领巾与光荣同行”、2008年“诵经吟典喜迎奥运”、今年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系列活动,常年坚持每周三、周四下午“中华魂”读书日;多年一直坚持“中华魂”演讲竞赛、故事诵读交流会、手抄报展示、知识问卷;开发系列“中华魂墙壁课程”,坚持做到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发出教育的声音,五彩的喷绘、师生精心编写的内容,把整个校园装点成童话世界、百科全书。学生视线所到之处,都带有教育性。如开发的“尧文化”、“中华古诗词”、“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事记”、“中华名人名家故事”、“群星闪烁”等,激励孩子们积极向上,发奋读书,争做一个有作为的中国人。该校坚持年年主题更新、年年内涵提升,每个活 动都邀请家长参加,亲子同活动、亲子同受教、亲子共同体验芬芳的书香,感知祖国的美好,增强做好“中华人”的责任感。
四、把中华魂读书活动和家庭阅读、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主题教育不断引深、拓展,充满活力。
向全体学生、家长发出“中华魂”读书活动倡议,发动父母参与到孩子的读书活动中,和孩子同读一本书,每月填写并展示《亲子共读卡》,每学期评选一批“书香家庭”,亲子共读已蔚然成风。
开展“中华魂”社区实践活动:每年的寒暑假是孩子们走向生活、拓展视野的良好契机,学校给予各年级不同的中华魂实践研究主题,让孩子们结合课本知识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如“小眼睛看大世界”、“从餐桌变化看祖国变化”、“购年货品年俗”、“华门探访”等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孩子们的综合实践能力,更增强了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意识。
育英学校的“中华魂”读书活动受到了学生的喜爱、教师的拥护、家长的支持、社会的肯定、领导的重视。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准、行为养成、读写能力、团队意识得到了大大提升。学生个人和学校先后荣获诸多荣誉。今年6月11日,山西省“中华魂”读书活动临汾现场会在该校进行了参观,受到与会同志的好评。(卫健棠 薛全秀 翁双菊)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