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重视的“父亲节”

2014-06-16 08:20:3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邱睿)6月15日是“父亲节”,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绝大多数商家并未抢打“温情牌”,不仅如此,在随机问询中记者得知,很多市民并不知道“父亲节”是何时,更没有给父亲买礼物的想法。相对于“母亲节”“儿童节”里铺天盖地的喧闹,“父亲节”明显冷清了许多。

消费市场反应冷淡“父亲节”的平淡,从商家的经营促销策略上或可窥得一斑。在我市几个综合性商场,记者看到,只有极少数商家打出“父亲节”营销招牌,但其力度与优惠程度并不能与其他“节日经济”一较高下。即便和同为“舶来品”的“母亲节”相比,“父亲节”也明显遇冷。

“比起‘母亲节’,‘父亲节’里能送的礼物要少很多。”某男装专柜服务员小张对记者说,他们店每年的“父亲节”促销活动效果都不太理想。而今年恰逢世界杯开赛,大部分商家盯住了世界杯进行营销,所以对“父亲节”关注度必然会下降。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各大商场男士用品区销售氛围一如往常,前来选购商品的顾客并未有特别的增多,专门为父亲挑选礼物的顾客更是寥寥无几。“在我们国家,“父亲节”并不像其他节日那样受关注,既然大众反应淡漠,商家乐得顺其自然。”小张告诉记者。

花卉价格未显上扬“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这已成为现代人耳熟能详的“花语”文化,“父亲节”送不送花?该送什么花?市区贡院街某花卉店老板赵女士告诉记者,“父亲节”当天,该店的鲜花预订量与平日比并无变化。“可能是受传统的影响吧,花和女性总是能划上等号,不管是送妈妈还是送妻子,鲜花都很合适,但买花送爸爸难免有点‘矫情’吧”。

记者从市区五一路、鼓楼东大街几家花卉店了解到,很多商户依旧像平常经营一样,并没有因为“父亲节”的到来而特别配备货品。花卉价格也并未上扬。一位商户表示:“父亲节一般不兴送花,所以我们也没特意进货。”多数市民不知何时“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古至今,歌颂伟大母爱的诗篇不胜枚举,但描述父亲的却寥寥无几。不但如此,就连原本更应该热衷“洋节”的年轻一代,在“父亲节”里也遭遇了“不知道”的尴尬。

山西师范大学学生李彤在被问及有关“父亲节”的话题时一脸惊诧,“今天是‘父亲节’吗?我以为下个月才到。”李彤有些惭愧地告诉记者,她只记得“母亲节”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但不清楚“父亲节”是什么时候。

和李彤一样不知“父亲节”是何时的市民为数不少,刚刚升级为父亲的市民钱先生便是其中之一,经记者提醒,他才想起“父亲节”。“可能因为孩子还小,焦点都在他身上,等会儿给老爸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路人中,有7人表示未曾关注。

家住市区功臣小区的张大爷对记者说,“子女们偶尔忘了‘父亲节’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分析,在多数家庭里,“严父慈母”的定位深入人心,当儿女遇到烦恼事时,大多选择和母亲交流。所以“父亲节”遇冷也算缘出有因。“孩子平时工作忙,节不节的无所谓,常回家看看就行。”与形式相比,老年人更注重的,是子女们日常的“孝顺”与“贴心”。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