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抽签定宿舍?原因很简单:“宿舍荒”。自搬进大学城至今,该校大学城校区的在校生从最初的5000人激增至2万多人,已达最高峰。显而易见,汤再香锅再大也经不住和尚多,无奈之下只好架锅分汤,“将120个经济套间改造成240个4人标准间和120个8人间”、“学生公寓增加586个宿位”。须知这是千方百计挤出来的空间,每个人原本应有的个人空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挤占,新生家长为何还高兴地抽签?中国人向来吃苦耐劳、逆来顺受,由此可见一斑。
想想看,如果学校基础设施跟得上的话,不用经过所谓的抽签,大家都可以住8人间甚至4人间。而现在,宿舍还要抽签决定,有点儿“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味道,当自己的正当权利受到威胁,“广大”新生应该竭力争取公平公正,而不是做“沉默的羔羊”。
其实,究其本源,此事无关家长溺爱,更无关孩子的集体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问题,正如不少家长所说,住8人间还住4人间根本无所谓,应该让孩子锻炼一下,真正的问题在于“广大”新生在同等条件下却遭遇到不公平待遇。
本来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还要寄希望于“谁的手气好”,不过有幸运的也总有不幸的,抽签定宿舍,真是一大奇景。印象中新生分配宿舍总要以班级行政单位为标准,同班同专业或同系的学生才有可能分在同一个宿舍,如今广州大学出新招,新生宿舍抽签住岂不成了“大杂烩”,管理紊乱不说,尤其大学里,各系各院甚至都有“宿仇”,虽说是舍友,争执摩擦肯定少不了,“广大”此举实乃是下下策。
“宿舍荒”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下一步会不会出现“教室荒”、“试验设备荒”?高等教育为何坐困“大学城”?这一问题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深思。(姬学涛)
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美国大学对家长“送学”求之不得
下一篇: 体谅是教师节给老师们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