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李甲)近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安泽普查队在安泽县杜村乡苏村下兰自然村中发现了“冀氏县民族革命高级小学旧址”。
该旧址坐东向西,四合院布局,现存有西房(含大门),东窑、北窑等建筑,占地面积520平方米。东窑、北窑均为两孔掏凹土窑洞,北窑前作插廊,西房面阔七间,进深四椽,五檩无廊式结构,单檐灰板瓦悬山顶,北稍间辟为大门,门上悬木质匾额“治本于农”。
冀氏为古时县名,治所在今安泽县冀氏镇。1941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孔滩村成立了冀氏县抗日人民政府,1941年10月桑曲会议后,沁河东划国民党军辖区,县政府搬迁至冀氏村,1946年11月1日,冀氏县政府于安泽县政府合并。此次发现的冀氏县民族革命高级小学于民国30年(1941年)设立,位于冀氏县于下兰村,当时招收冀氏县境内学生,开设国文、算术、历史、地理、修身及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校长邵培民、教师张衡夫。安泽、冀氏两县合并后,称第三民族革命小学,简称“三高”,校址迁至府城镇高壁村。
冀氏县民族革命高级小学旧址的发现,对研究安泽乃至晋南一带抗战期间的文化教育等有一定的作用。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