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质量创造了该县教育史上“三个新高”。普通高考,全县达线528人,比上年增加了202人,达线人数创历史新高;职业高中对口升学考试,68名学生被中国矿大和对口高考本科院校录取,占到全省录取总人数五分之一,录取比例创历史新高;中考成绩,600分以上考生突破400人,高分段考生人数创历史新高。
二、学校建设和布局调整迈出了新步伐。县城 学校,启动了五项工程:拆除了襄汾二中被鉴定为D级危楼的教学楼,并全面启动了新楼建设;襄汾三小建设全面启动;职教中心实训楼、餐厅、学生宿舍楼主体工程完工,现已进入扫尾阶段;实验高中教学楼、襄汾一小教学楼建设全面铺开并在紧张施工中;党政机关幼儿园的扩建工程也在有序进行中。在农村,继续加快寄宿制小学建设步伐,建成了大邓乡上西梁、赵康镇赵雄寄宿制小学,启动了古城镇北街、陶寺乡公立幼儿园建设。
三、学校养成教育经验在全市推广。近年来,该县狠抓了以“六一个”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学生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三风”建设有了明显变化。10月27日,临汾市养成教育现场会在该县召开,与会人员深入到襄汾中学、古城镇京安小学进行了实地参观。襄汾中学、襄陵镇中兴学校校长在会上进行了典型发言。
四、教研工作丰富多样、扎实有效。一年来,该县先后邀请过江苏淮安市教科所所长穆淑华,北大附中特级数学教师、全国奥林匹克数学总教练周沛耕,北大附中物理高级教师扈之霖,省历史学科带头人左明兴等专家来襄汾举办讲座传经 送宝。实验高中等学校还派教师到衡水等名校考察学习。襄汾中学与人大附中结为教育合作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与此同时,该县的“课堂评价活动”,初中的“五课”、小学的“六评”活动也持续开展、扎实推进。
五、教育现代化迈上新台阶。随着现代教育装备的到位和升级,全县学校实现了校校都有多媒体,校校配备了计算机教室,远程教育终端全覆盖。教育局办公平台、教育信息网建成并投入使用,部分工作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六、学校常规管理不断规范。依据《襄汾县学校常规管理考评手册》,今年各联校先后召开了教学常规管理现场会。在现场会的推动促进下,各校的教学档案、校园文化氛围、师生礼仪等方面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七、职成教育迎来新发展。该县职业高中积极推进由升学导向型向就业导向型的转变,去年,两所高中63名学生被县企业录用,300余名学生被外地企业录用。
八、举办了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以“阳光下成长”为主题,该县举办了四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文艺表演活动,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教育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各校也在创特色上下工夫,“一校一品”活动深入开展。
九、捐资助教蔚然成风。面对学校建设中资金不足的困难,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北京军区政治部为景毛小学捐助15万元,富士康科技集团为赵康北王学校捐助25万元,该县南贾村李好管先生为南贾初中捐赠了价值2.3万元的课桌凳,县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成永太先生为全县学校捐赠了他编著的《书香丁陶》一书,全县各有关部门和群众也以不同方式支持学校建设。
十、安全工作深入细致。各校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完善安全制度、举办各种活动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县教育局联合市、县有关职能部门,经常对校舍、食堂、防疫、交通等进行专项检查。面对“甲型H1N1流感”蔓延的严峻形势,该县教育局严密部署,各校认真防控,保证了学校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扎实有效地工作,确保了学校安全工作全年零事故。 (通讯员 李高峰)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安泽县人口和计生局提供贴心服务
下一篇: 靳临生年画《唐尧闹春图》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