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出路宽

2010-01-26 09:29: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农村呼唤大学生
“老师,您能不能多读几遍,我们想学口语……到农村支教,这句话,使我最感动。”山西师大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大四学生王瑞娟告诉记者:“刚到班上时,很多学生普通话不标准,对英语的学习仅限于书本和记忆,很少开口讲。由于专业对口,每节课大部分时间都在用英语讲课,慢慢地,学生们受到感染,也能开口讲流利的外语。每当这个时候,是我最高兴的时刻。”
“大学生到农村支教,效果很好,学生们喜欢,老师们也非常欢迎。大学生给校园注入了活力,他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学习知识,很值得我们农村教师学习。”浮山县北王中学校长王金秀告诉记者。他说,目前学校总共有4名学生支教,他们有热情、有朝气,这样的老师,农村最需要。
“传统的办学模式,很多大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毕业时面临着较大就业压力。现在,给同学们搭建平台,利用一个学期支教实习,在农村,登台讲课的机会多,书本知识和实践更容易相结合,从而更有利于将来迅速就业。”山西师大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张海珠向记者讲述了支教的意义。

支教生成了“教学骨干”
“农村学校给我们创造了锻炼的机会,每周坐班工作量是11节课,好几次我所带的班都拿到了全年级第一名。”来自山西师大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支教生张宏梅说:“一起来支教的同学们,基本上都是这个工作量,有的甚至比这还要多。”
“为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心工作的环境,每位顶岗支教的学生会领到一定的生活补助。同时,在入党和考研时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张海珠介绍道:“像张宏梅这批支教生山西师大总共有382人,足迹遍布临汾、吕梁、运城、晋城4个地市10多个县市。到目前为止,连续6期,共有1600多名学生支教农村,很多支教生成了基层学校的教学骨干,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支教赢得就业岗位
胡东侠,忻州五台县人,毕业于山西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作为第一期支教生,在2007年毕业后被录用到安泽二中当老师。“当初支教点在安泽唐城中学,应该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是一次机遇,支教给了我一个平台,使我掌握了一定的实践能力。由于支教期间表现突出,因此,在毕业后,被安泽县教育部门直接录用。”胡东侠说,回首曾经支教的日子,虽然很苦,但很锻炼人,那是我受之一生的财富。
安泽县教育局副局长侯敬峰告诉记者,像胡东侠这样有支教经历、品学兼优的大学毕业生,该县正式录用了20多个。侯敬峰认为,长达半年的支教经历,使在校大学生有了教学经验,熟悉了教学环境和实际的课程设置。对农村而言,这些都是一名合格教师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因此,支教是师范生未来从事教师行业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记者 鲁剑)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