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十中的建校历史很短,但是由于资金实力雄厚、师资条件过硬,所以发展很快。第一年高考达二本线以上的188人,第二年达二本线以上的212人,第三年268人、第四年283人,从四年来的高考二本达线人数增长曲线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其教学成绩逐步提升的过程。除此以外,该校在全国素质教育学科知识竞赛中先后有260余人获奖,在各级各类的“三小”作品创作展示中有100多人摘金夺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音、体、美专业达到了国家等级水平,达二级体育运动员水平的有4人。
教学质量的提升,主体在学生、关键在教师、阵地在课堂。先来看看该校的师资力量吧。学校建立之初就面向全国招聘教师,录取教师中有特级教师、高级教师,还有硕士研究生。留“人”更要留“心”,学校不但给教师发高工资,而且为他们配备免费公寓,假期有生活补助,逢年过节都发福利,其子女在十中上学学杂费也减免一半。尤为可贵的是,学校为工作年满三年的教师办理了“三险”,千方百计留住骨干教师。
为了让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学校经常组团派员出去考察学习,吸纳各地精华,先后到北京、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20多所学校参观取经,并聘请全国优秀班主任高金英、丁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一等省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讲课,又与山西师大实现了联合办学。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实现资源共享、强强联合,建立了符合自己实际、具有自我风格的教育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提升的主阵地在课堂。为此,该校推出了初中部主学洋思模式、高中主学衡水模式,总结推广了“读、练、议、点”四字教学法。即教师出示阅读提纲或问题,学生在此基础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设计一套练习,学生在第一阶段读的基础上做练习,不会做,再读,反复读,还可以互相询问、讨论。如果还有困难,小组之间能解答的就解答,不能解答的教师做适当点拨,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重复读、练、议、点四个环节,也可以选择其中的几个环节组织教学,使学生的问题当堂解决、知识当堂学会。
初中部提出了学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先学”时,优秀生、后进生同样看书、练习,结果优秀生学会了、做对了,后进生没有学会、做错了;“后教”时,兵教兵,即做对了的优秀生帮助做错了的后进生更正,并且讲清“为什么”,这样后进生的问题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就当堂基本得到解决。同时,优秀生在帮助后进生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对当堂所学知识又加深了理解,提高了能力,达到了“培优”。这种方式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所有教学任务都可以在课内完成,这就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学校定期举办“有效性课堂教学”赛讲活动。赛讲不分年龄、教龄,所有教师均参加初赛,各个年级组在集体备课、人人讲课、反复评课的基础上,推选出3至5名教师参加决赛。通过一系列活动,学校涌现了任建琴、黄怀玲等教学能手。
年轻的贾成玉老师是课改中涌现出的佼佼者。人常说,思想品德课最难教,然而,贾老师却做得有声有色。在一次评课活动中,贾老师上的是《如何与他人交往》课。课前贾老师与同学们沟通得很好,然而课堂上,她的手机不断响起,一面不停地接电话,一面不停地指示学生回答问题。得不到尊重的学生终于愤怒了,他们对老师说:“如果您还有更重要的事,就先干去吧!”现场听课的老师也窃窃私语,怎么这样上课?这时,只见贾老师停止接听电话,把书中的道理娓娓道来:要想得到别人尊重,首先一定要学会倾听;其次要学会表达;第三要学会适度赞美别人。一堂课在师生之间的热烈讨论中度过,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贾老师上课时是这样,下课后也很善于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们常常会偷偷地递给她一个小纸条,让老师帮忙解决许多疑惑:男女之间如何交往、网瘾控制不住怎么办、和同学发生矛盾请她帮忙解决。一个自卑的男生有一次突然对她说想在班上唱支歌。贾老师就真的让他这样做了。这个孩子大胆地在班上唱了一首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一次小小的成功改变了这个学生的自卑情结,他变得爱上思想品德课。贾老师在2007年获得山西省优质课大赛第一名,2008年代表山西参加全国优质课大赛荣获一等奖。在她的身上,人们看到了该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也看到了十中富于创新、追求卓越的风采。(本报记者 郭璞)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第六届晋国古都文化节10大看点
下一篇: 百名小记者爱心传递活动在侯马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