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板叫周建忠,今年50岁。周建忠老家是河津市,但他生在吉县。1992年在临汾冶建下岗后,他开始经营汽车,但生意一直不好。1998年,他到吉县创业,开办了一家沙石场。一开始,沙石场每年能挣三四万元,如今效益不错,每年能赚二三十万元。
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据壶口镇副镇长冯建亮介绍,该镇共有4600口人,2009年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
周建忠捐资助学缘于他的一个工人借钱。2009年上半年,沙石场一工人向周建忠借钱,说家里困难,不想让孩子上学了。周建忠听后陷入深深的思考,自己节省一点,每年拿出几万元就能保证孩子们上学……下定决心后,他向中市小学及陈家岭小学捐赠了价值3万元的电教设备。此后他又发现,城里孩子每天上学穿着统一的校服,而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却从没穿过校服。随后,他又主动找到学校要求给200余名学生捐赠校服。
校服送到学校的情景,壶口联校校长郭东科记忆深刻。几个学生在校园里高兴地大喊:“校服回来了,校服回来了……”学校没有立即下发,而是等到“六一”当天让孩子们穿上崭新的校服,“也算是送给孩子们一份节日的礼物吧,钱不算多,但周建忠的爱心令人感动。”郭东科说。
在冯建亮的印象中,在壶口镇,周建忠是第一个捐资助学的人。而他并不是什么大老板,“其实周建忠的举动代表着一种精神”。
在庆祝活动上,不善言词的周建忠只说了一句话:“决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记者 王建武)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尧都区:红色“六一”显特色(图)
下一篇: 羊舍小学老师创新“教材”荣膺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