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0岁的王凤洲一生从教。从1965年执掌教鞭开始,他先后在市大阳中学、县底中学任教,作为一名毕业于化学专业的老师,他主要担任高中化学教师,但是,由于他多才多艺,其间,还教过初中的语文、数学、美术、音乐课程。1995年退休后,被聘请到向阳高级学校教化学,“吐丝”几年后,由于年龄原因,他终于走下了心爱的讲台。屈指一算,他整整在讲台上站了45年。
一生从教,王老师对书本、对教育有着无以言表的深情;而作为一个经历、见证了新中国发展风风雨雨的老教师,他又对中国共产党有着深刻的理解,总想把自己的独特体会记载下来,于是,从2000年开始,他动笔开始写书,经过大量的调查,一本描写埝下剧团发展史的《甜蜜的回忆》出炉了。之后,他又衷情于《双门院》,十易其稿,完成了这部长达15万字的长篇小说。其间,他先后请著名作家张行健、乔忠延及山西电视台的一位剧作家提意见,三位行家都给予了这本书很高的评价。
《双门院》描写了我市一个商人之家经历的风刀霜剑、百年坎坷,着笔于清末,收笔于改革开放后。王凤洲以他深厚的人生积淀与内蕴,将发生在尧都大地上的真人真事连缀起来,给读者还原了过去的场景。此书内容丰富翔实,那些兴衰荣辱、那些喜怒哀乐、那些真实到几乎残酷的事件,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就在《双门院》书稿送交文化部门审阅的日子里,王凤洲又开始了另一部小说的创作,5月14日列提纲,6月8日就完成了2.5万字的中篇小说《五斗几斗峪》。
该书通过描述田家儿女在成长道路上,不同追求、不同境遇的事实,赞扬了新中国二代青年刻苦上进、报效祖国的高尚品质,批评了贪图享乐,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错误行为,呼吁全社会要重视青年教育,建设和谐社会。就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王凤洲老师不仅写完了书稿,还精心地为这部小说插了五幅国画图,整体书稿图文并茂,令人敬佩不己。
“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写写画画,每天几乎都要写上几千字,接下来,我还要写些别的东西。人是退休了,心却没有退下来。”老骥伏枥沉浸在墨香里的王凤洲又为自己设定了新的目标。
(记者 韩晓芳)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临汾侨联》创刊座谈会召开
下一篇: 北京环卫工唱响临汾环卫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