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高考结束,我们终于揭开了今年高考作文的神秘面纱——漫画作文;内心五味杂陈,让人欢喜让人忧。
漫画简单明了。左边的学生考100分时得到吻,考98分得到一巴掌;右边的学生考55分时得到一巴掌,考61分却得到了吻;吻”是褒扬,巴掌”是批评;漫画的主人公表面上是这两名学生,实际上是给予评价的家长、老师等。
漫画的焦点就在评价者身上,审题立意的关键是“分数变化,批评、褒扬”。
看分数及其变化。纵向比较看,虽然98比61高得多,但100到98是退步,55到61是进步。分别被批评和表扬合理吗?无论答案合理与否,不妨思考:人,有内在的自觉性,但外在评价何尝不是激励和鞭策?何况,人与人有时候没有可比性,和自己的过去比,进步和退步才有说服力。褒扬是激励,使落后者走向进步,批评是鞭策,使优秀者更加卓越。横向比较看,100分受表扬,55分受批评,理所当然;而98分被批评,61分被表扬,显然,要求尺度不同。不妨思考:评价的标准不同。尺子是最公平的,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不同标准、尺度去评价不同的人。这种反常的不可思议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转换角度,分析评价者的做法。首先,学生的分数直接决定了评价者的态度,反映了评价者“唯以分数论输赢”的教育现状。可以分析:不以分数论人才,但联系现实,分数虽不是学生成长的全部,但分数让我们欢喜让我们忧!我们一方面痛恨分数,一方面追求分数;老师、家长、学校看分数,社会何尝不以“分数”论人才?教育何去又何从?其次,进步被表扬人之常情,退步就受到责罚,还可以分析:这样的评价方式未免简单粗暴。教育是对人灵魂的引领,要给进步者多一些鼓励,对退步者多一些宽容。再者,教育过程又微妙复杂,对学生不能求全责备,批评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反而适得其反,评价者要保持平和心态。
漫画作文出人意料,亦在情理之中。漫画作文简单而不简约。内容简单,指向明确,并且选材就是学生现实生活。分数成绩、批评褒扬都是学生最熟悉的内容,甚至画面上两个学生的遭遇,让考生们感同身受,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
平常之见,似在唇边,但人云亦云,难成佳作。熟悉得陌生,恰是考生的短板,它更需要考生留心感悟生活,思考积淀生活。与以往的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比,更侧重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呀! 今年的高考作文,又何尝不是拨乱反正,甚至和全国三卷的“谈如何学习语文”一起和考生开了一个玩笑。它让投机取巧的陈词滥调无用武之地,让灵丹妙药的技巧方法失却了灵光。它启示我们,高考作文就在我们的身边,语文学习要返璞归真。
首席记者 卢凯 整理 临汾一中语文教师 杨兰
稳中有变 谋篇布局很重要
今年高考作文材料,与近五年来的高考作文材料相比较,新颖而稍难。笔者尝试从五个方面加以解读。
表现形式
从本质上看今年作文依然延续了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体现了高考命题持续性、稳定性的特点,但稳中求新求变,不同于前几年,纯文字材料,而主要以图画(漫画)形式呈现,这就给考生审题带来一定难度。
首先,新颖的漫画题材会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冲击;其次,漫画材料本身就比纯文字材料稍难,它多了一个图文转换的过程;第三,2014年“山羊过独木桥”的材料末尾点出“这种做法引起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2015年老陈开车屡接电话不听劝告而被女儿举报的材料末尾也点出“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这些内容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作文观点立意所在,却明显暗示了既可赞同之,亦可否定之,两者皆可的立场。这就为考生审题立意指出了方向。而今年不像前两年在材料中给予暗示,这样就明显增加了审题立意的难度。
思想内容
从材料来看,这是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手段与理念方面的内容。这虽不是社会热点,却是社会生活的一大重点。每个考生对学校、家庭教育,对分数、成绩与评价是感受最深者,材料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他们人人有想说、可写的话语,并且容易写出真情实感,但要写得深刻,写得具有思辨性却有相当的难度。
出题目的
首先,在材料内容的设置上,继承了去年严防套作与宿构的出题意图。去年高考结束后,还有人津津乐道,说押中了题。其实完全押中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或内容擦上了边,或是形式上复习到了书信体。而今年的作文材料内容,是人人都熟悉,但人人都易忽略,不容易擦边。
其次,在考察目的方面,除了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外,更侧重于考察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侧重于考察学生理性思维与理性思辨的能力。
审题点拨
审视材料,既要关注到两个孩子两次成绩及其遭遇,还要关注到画面背后的东西。不但要看到第一次奖惩之后的结果,还应联想到第二次奖惩之后的结果;不但要看到他们受到奖惩之后的分数情况,还要体悟到他们内心的思想情感变化;还须对两个孩子的遭遇进行理性质疑与思辨。更进一步,还要对奖惩的施与者(教育者)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推测,并对之进行质疑和深入的思考。由此悟出材料的意图:揭示中国教育的什么弊病与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立意准确、独特、深刻,才可能写出具有一定深度和思辨性的好文章来。
立意角度1、合理的奖惩也是一种教育手段。2、惩罚性教育宜慎行。3、提倡鼓励性教育。4、教育不能唯分数是图。5、分数不等于成长。6、教育不能急功近利。7、教育需要理性。
首席记者 卢凯 整理 同盛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张虎群
审题立意 抓住本质选角度
一幅漫画,两个人物,两次考试,四个分数,更有香吻与巴掌齐飞舞。2016年的高考作文引得人们一片惊呼!
漫画式作文,在2007年、2010年的高考全国卷中出现过,虽说在新课标卷还是头一遭,但漫画式作文仍属于新材料作文的范畴。只是材料的呈现方式变成了漫画而已,它延续了新材料作文的一贯要求,即“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它要求学生的审题立意从材料中来,实际上还是命题作文,符合新材料作文注重审题的命题特点。
漫画式材料作文该如何审题立意呢?首先,得看懂漫画内容。其次,由表及里、抓住本质、辨证地分析问题。最后,联系生活实际,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看懂漫画内容
漫画中的人物是两个孩子,还隐含着另一类人物,即作为香吻和巴掌实施者,或老师、或家长。
漫画分上下两部分内容,分别标注了数字1、2。1图,左边的孩子考了100分,喜笑颜开,获得了香吻,代表着鼓励、表扬及肯定;右边的孩子考了55分,哭丧着脸,脸上留下了巴掌印,意味着惩罚、批评与否定。2图,左边的孩子考了98分,变得愁眉苦脸,脸上多了巴掌没了香吻;右边的孩子考了61分,展开了笑颜,没了巴掌多了唇印。
分析漫画内容
分项分析:横看,上幅图分数左高右低,评价左赞右罚,表情左笑右恼。可见,教育者关注的是孩子们之间的分数比,分数的高低决定了孩子的愉悦与否,分数关乎孩子的幸福。
纵比:左边孩子,分数上100分、下98分,评价上赞下罚,表情上笑下恼。可见,教育者认为孩子的退步是必须惩罚的,这样的追求完美或严苛教育是否恰当?右边孩子:分数上55分、下61分,评价上罚下赞,表情上恼下笑。可见,教育者认为孩子的进步是值得肯定表扬的,这种评价你怎样看?斜着看,同样的表扬与肯定了满分与进步者,批评否定了低分与退步者。
综合分析:仔细看图,漫画的焦点是分数对比,反映的话题有关教育。漫画的主体是显性的受教育者——孩子,隐性的教育者——老师或家长。漫画的内容是两次考试、四个分数的纵横对比。漫画展现的结果是教育者的惩罚与激励,孩子的或喜或恼。也就是说,在本幅漫画中,孩子的喜怒哀乐是建立在考试分数的高低上。这种唯分数论的教育评价方式合理吗?在这里我们思考的不仅是教育评价的标准问题、方式问题,更应该是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理念,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终极目标,即我们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确定立意
综上所述,我们无论是从单项分析还是综合分析均会得出一定的结论。
横向看:从孩子的角度立意,我们该不该为分数而喜恼?分数真的是学生的命根吗?从教育者的角度立意,不以分数论英雄,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纵向看:从左边教育者的角度立意,两分之差的惩罚,我们是肯定他在追求卓越、鞭打快牛,还是否定他在吹毛求疵、严苛责罚?虎爸狼妈式的教育,能行吗?从右边教育者的角度立意,放低期望,肯定孩子的进步,赏识鼓励比打击否定要重要,理性看进步与发展,不偏颇苛求完美。左右对比立意,严厉苛责还是鼓励赏识。
斜向看:肯定表扬追求卓越者与进步者,否定批评那些落后者。
另外,或许有学生会批判粗暴的教育方式,考55分一个巴掌,考98分也是一个巴掌。
除了单项立意,我们还可以一分为二、辨证地采取综合立意:如严厉苛责与鼓励赏识,取其严而弃其苛,取其赏识而弃其60分万岁。
今年的漫画式材料作文,富于形象、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让他们有话可说。同时漫画具有的讽刺性、思辨性,促使学生多角度、辨证地思考问题,加强了试题的区分度,值得我们赞赏。
首席记者 苏亚兵 整理 临汾一中教师 史王进
纵横相比 见仁见智说想法
漫画描述了什么:
左边的孩子得到100分,脸上是一个吻;得到98分,脸上就是一个巴掌印。右边的孩子得到55分,脸上是一个巴掌印;得到61分就会得到一个吻。
这样的现象背后会有什么本质的东西呢?
两个孩子背后是两个不同教育理念的施教者,或家长或老师。左边的孩子无疑是学习最刻苦最用功的学生,教育者对他的要求直至完美,或可以理解成近乎苛刻,任何闪失和失误对该生来说都是不应该有的。右边的孩子相对来讲要差一些,这似乎跟教育者的要求有关系,只要及格就会获得与左边孩子在做到完美无缺时一样的礼遇。由此来看,不同的教育理念会有不同的教育结果。另外一类教育者无意让孩子登峰造极无可挑剔,但也不是放任自流,只要及格就好,这种适当管教的结果不至于让受教者成绩很差,但却比严格管教之下的孩子身体更好。两相对比,似乎能看出伯仲。那就是肯定实行适当教育的做法,贬低奉行完美教育的做法。由此可以有这样的观点:什么是幸福教育,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我们该怎样教育孩子……凡是关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似乎都可以展开讨论。相信这么写作文的学生会大有人在。
纵向来看:
左边的孩子得到100分,脸上好似得到一个吻那样的开心,当得到98分时就垂头丧气。右边的孩子得到55分时就不苟言笑好似挨了一巴掌,当得到61分的时候就眉开眼笑,好似得到父母的吻一样。这里的吻或巴掌也可以从虚写的角度理解。
如果这么理解的话,我们会有怎样的立意呢?左边的孩子自我要求极其严格,目标就是追求完美、臻于至善。右边的孩子降格以求,所以很轻易地得到快乐。其中褒贬见仁见智。极尽一切追求卓越没有错,放低目标享受快乐(比60及格还高1分就那样开心)也没有错。到底有什么样的观点呢:如何对待成绩,如何看待成功,相信这么写也不乏其人。
横向来看:
左边的孩子拿到100分脸上是一个笑脸或吻,表现的异常开心。右边的孩子不及格(55分)仿佛挨一巴掌很是懊恼。这是第一组漫画内容。在第二组中,左边的孩子拿到98分(离第一次100分差2分)仿佛挨一个巴掌不开心,而右边的孩子及格了(比第一次55分高6分)就兴高采烈。
由此来看,跟自己来比的话,左边的孩子第二次输了,右边的孩子赢了。输了就在惋惜之中畅想,赢了就会展露笑颜哪怕刚过及格线。是不是可以有这样的立意:不要总是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从右边者角度立意)。不要总是跟过去的自己比,也看看别人,甚至他们还不如己(从左边者立意)。
记者 苏亚兵 整理 临汾一中语文教师 赵康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