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繁多 真假难辨
家住市区生资巷的张红丽想让女儿利用假期时间补习数学和英语,在选择培训班上更是小心谨慎。“去年暑假就给女儿报了英语特训班,说是北外的研究生授课。结果竟然连女儿辅导书上的题都不会解,不得不怀疑老师的真实学历。”张红丽苦恼地说,“现在的培训班真是多如牛毛,个个说得天花乱坠,等交了钱才发现上课质量大打折扣。学习毕竟是件大事,就怕冒牌老师误人子弟,可是不给孩子报班又不行,真是左右为难。”
培训质量良莠不齐
选择培训需要理性
工商人员提醒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培训班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尽可能找一些办学多年、信誉高的培训机构;学员在报名前可要求培训者出示有关证明或直接向教育部门咨询,避免参加假冒伪劣的培训班。
其次,仔细询问有关培训教师的情况和相关条件,国家规定培训班应当拥有一定数量合格的专业教师,对于培训机构广告所称的知名教师一定要听口碑看效果,防止上当受骗。
再次,少数培训班存在在学员报名时信誓旦旦,但最终却开班不足甚至拖延不开班的情况。
学员务必在报名之前对培训班的广告承诺进行核实,保留好相关广告资料,必要时可要要求其在费发票上注明,作为日后出现纠纷时维护自己权益的证据。
最后,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培训班的主管部门进行投诉。 (记者 成华 李静)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