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领导 明确责任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实施以来,蒲县县委、县政府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高度重视,县委书记乔建军在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一定把学校建成最安全的地方,让学生舒心、教师安心、家长放心。”县委副书记、县长闫建国曾这样说:“校安工程是最大的民心工程,干的是良心活,一定要竭尽全力,把民心工程做实做好。”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一方父母官钟爱教育、心牵“校安”的真挚情怀。
为了确保中小学校安工程任务如期完成,蒲县在2008年就已成立校安工程领导组的基础上,调整充实了县长亲自挂帅,分管副县长具体负责,发改、教育、土地、环保、住建、地震、审计、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7个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领导组,制订出台了《蒲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项目、教科局班子包学校,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的联动机制;确立了重建项目校所在地乡镇长和加固项目校校长为项目法人的责任制,采取定包联领导、定责任单位、定工程任务、定完成时限、定奖惩办法的“五定”措施,将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县四套班子包乡镇领导,各乡镇书记、乡镇长,教科局包片领导头上,做到了责任明确,任务具体。领导组严格实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仅今年以来,就先后召开了8次校安工程领导组会议、7次县校安办会议,安排部署校安工程建设工作,研究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省第二次校安工程调度会议召开后,政府县长闫建国马上组织校安办成员单位连夜召开校安工程推进会,要求各成员单位在手续办结方面并联操作,并当场承诺:“资金方面需要多少,县政府拨多少”。重诺之下,言必行,行必果。2009年,该县投入70余万元,用于聘请襄汾鉴定中心,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县101所中小学校进行全面排查鉴定;2010年,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蒲县经济、教育发展状况,县财政又列入预算5000万元,为校安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化手段 科学实施
校安工程是百年大计。如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安工程的社会效益,是蒲县决策者首先考虑的问题。他们本着“初中向县城和大乡镇集中、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幼儿向行政村分片集中”的原则,根据省里文件要求,对全县中小学校进行了认真排查鉴定,结合《蒲县中小学布局调整三年规划》,撤并了18所生源不足、教学质量较低、办学条件较差、社会反响不好、校舍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规划上报了23所校安工程项目,规划建筑总面积为49361.7平方米,规划建设资金8257.59万元。实际工作中,教育部门牵头负责加固工程,有关乡镇牵头负责重建工程,努力做到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与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相结合、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与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项目相结合、与标准化学校建设相结合、与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相结合、与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相结合。6月21日,在一片欢乐喜庆的气氛中,古县小学重建工程隆重奠基;乔家湾小学、肖家沟小学、蒲县一中等12所加固项目校和3所重建项目校的加固工程,也在紧锣密鼓中于6月23日前全部开工。目前,全县23所项目校已有22所开工建设,开工率达96%,开工总面积32361.7平方米,加固学校9月份开学将全部竣工投用。11所重建项目校中,10所于6月25日前全部开工,开工率94.28%,开工总面积15853.7平方米。眼下,500平方米以上的单体建筑物,现已进入墙体喷浆和基础浇铸阶段;500平方米以下的单体建筑物,正在制作安装钢筋网片。炎炎夏日里,浓烈酷暑下,每个施工现场都是一派紧张有序的繁忙景象,虽然工地上热浪袭人,建设者们汗如雨注,但并没有阻挡他们高涨的工作热情,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抢时间、赶工期,加班加点,昼夜奋战,全面展示了建筑工人的时代风采。
强化管理 创新机制
校安工程必须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这是县校安办全体成员单位形成的统一共识。规范程序,创新机制,密切配合,强化管理是校安办成员单位工作中始终坚持的行为准则。就是这样,有关部门用高度负责、服务大局的精神,共同谱写了一曲团结协作的重教乐章。
为了提高前期手续办理效率,住建、国土、计划、消防、水利、环保、地震、发改等部门实行“一条龙”集中办公,财政局选派专人协调财政投资评审,大大加快了各项工程前期手续的办结速度。
捆绑招标是蒲县针对当地校安工程实际的一项创举,他们将规划资金不足50万元的项目与50万元以上的加固项目酌情捆绑,分为5个标段进行招标,分别由特级、甲级、乙级和两家三级资质单位中标承揽;针对发布公告后无招投标监理单位报名的情况,县政府紧急召开校安办成员单位会议,公开邀标临汾方圆监理公司为每个项目都配备了监理人员;加固设计上,经过招投标,确定了由有汶川地震校舍援建经历和为太原市校舍进行过加固设计的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保证了加固项目设计的高标准、超前性。
县政府为资金保障开辟了“绿色通道”,政府性基金环评项目收费和行政事业性的规划建设、消防评审、土地、水土保持等项目收费全部免除;在上级专项资金和开行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县财政先行划拨了520万元,解了开工前后的燃眉之急。
为了杜绝因原材料价格波动给将来结算带来的漏洞,县校安办抽调专人每月都对市场进行询价,做到了有备无患。工程实施过程中,由审计、财政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作隐形工程预算,有效规避了施工单位虚报工程成本现象的发生。
制度约束是有效管理的重要一环。县上在建立校安领导组例会制的同时,健全完善了一系列旬报制、检查制、监理制、验收制、培训制等机制,每旬将工程进展情况向校安工程领导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通报一次,以便于促进各施工单位相互间的交流竞争;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检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进行检查;实行监理人员挂牌上岗,重点对隐蔽工程、工程结构等方面严格把关,发现问题,限期整改;每一道工序完工后,组织设计、勘察、监理、施工、建设等单位验收合格后,才可转入下道工序施工;适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6月27日,蒲县聘请临汾市财政局工程造价师,对校安办成员单位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工程管理与造价管理的专业培训,提高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了工程不超预算,施工程序及档案资料管理的严格规范。
强化督查 确保质量
蒲县今年规划的23处校安工程,涉及7个乡镇,布局较为分散,监管难度也随之加大。对于如何解决监管难题,蒲县针对性地采取了三级督查形式,对成员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全方位监督、全程化跟踪。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身体力行,定期不定期带领相关部门深入一线,现场办公、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由监察部门牵头,发改、财政、住建、教育、国土等相关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校舍安全工程专项检查组,他们经常是放弃了节假日,奔走在各个校安工程的施工现场,采用一周一排队一通报,半月一汇总一兑现的督查方法,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便迅速集中施工、监理、项目学校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召开会议,群策群力立即解决。县校安办还从住建局抽调了3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了专门的技术指导组,定期不定期对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监督检查。
每个项目学校都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安排了2名-3名工作人员24小时驻地,监督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能否按规范操作,并及时向校安办反馈施工、监理情况。
太原市质监站站长胡国庆是校安工程聘请的技术指导总顾问,他每来蒲县一次,总要把所有工程巡查一遍,实地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翻开一宗宗保存完善的工程档案资料,您一定不难体会到心血的含义,责任的力量,智慧的光芒。
火红的七月,流光溢彩;火热的工地,捷报频传。“一定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蒲县将用实践做出最好的诠释、最棒的回答! (通讯员 付记成 辛耀恒 亢玉萍 张鹏 宜文静)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