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襄汾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编辑出版了《襄汾红色资源概况》一书。他们自2010年春,在全县开展普查红色资源活动,到2010年11月底结束,澄清了襄汾革命老区遗址254处(件),并编辑出版了该书。这为该县在经济转型发展中,利用红色资源,开发红色资源,加快革命老区建设,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历史参考资料。
要开发红色资源,必先澄清红色资源,只有了解革命老区,才能加快老区建设。
2010年初,该县老促会召开全体常务理事会议,具体安排了在全县普查红色资源工作。红色常务理事全体出动,建立了“三包”责任制,落实调研任务。“三包”是:包乡镇、包重点村、包五老户。采取了四项具体措施:一是主动深入县人武部、县党史办、县志办、县民政局等有关单位,查阅革命老区档案,寻觅红色资源资料;二是从新近出版的《襄汾党史资料》《襄汾县志》《襄汾县军事志》《襄汾革命老区》《襄汾老区风采录》等书籍中,查找红色资源资料;三是深入10个老区乡镇和50个老区村,走村串户,访问“五老”。即: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贫民、老烈属。帮助他们回忆革命历史,收集口述红色资源资料;四是给在外地工作的襄汾籍老领导、老干部、老战士发函,恳请他们给家乡提供红色资源资料。由于措施具体得力,收到了较好的普查效果。
通过广征博采,具体澄清了襄汾革命老区的“六个遗”,共254处(件/人)。其中革命遗址43处、战争遗址18处、红色遗事35件、战争遗物31件、烈士遗骨18处、革命遗属109人。并由县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成家等五位常务理事组成红色资源编写组,于2010年12月编辑出版了《襄汾红色资源概况》一书,发送至各有关部局和全县17个乡镇50多个老区村,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红色资源开发和革命老区建设。(通讯员 张锁柱)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向阳高级学校多种形式迎新年
下一篇: 《尧都文史》第十六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