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窦亚东)为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推动吉县转型跨越发展,吉县县委县政府从四个方面入手,创新机制,努力抓好人才工作。
一是激活源头“育”人才。该县主动与山西大学、山西中医学院等四所省内高校“联姻”。依托高校人才信息优势,建设科技示范园区,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让专家、教授下基层、进农村,进行实用技术咨询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截止目前,共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科技讲座30余期,传授实用技术60余项,提供致富信息70多个,解决了苹果管理、存贮、深加工、大棚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技术难题160余个,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建立建全人才储备库。对全县人才进行摸底调查,登记造册,掌握情况。
二是创造条件“留”人才。吉县县财政每年投入30万元,设立人才资源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制定人才发展纲要,通过调查论证等形式,对人才工作作出详细规划。设立服务电话,通过热线电话及时解决高层次人才在住房、交通、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推行“绿色通行证”制度,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的的氛围。
三是拓宽渠道“聚”人才。实施“双百人才”计划。通过选拔考试,招录了100名涉及全县苹果主导产业、城市建设规划等方面的人才;实施县乡党委定点联系人才制度,拓宽了人才建言献策渠道,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的引领作用。
四是加强培养“用”人才。充分利用党校、农广校等远教设备阵地进行培训,定期组织乡土人才观看科技电教片、外出参观学习,提升乡土人才整体水平。同时,以送科技下乡活动为载体,组织涉农部门的专家上门服务,及时传授特色养殖、经济作物种植等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解决乡土人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目前,已培训乡土人才500人次,其中有35人进入村两委班子,120人成为致富带头人。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强化管理纪实
下一篇: 全社会凝心聚力 倾情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