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高春鸿)今年以来,按照省、市的决策部署,乡宁县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有关部门精心组织,积极配合,紧紧围绕“建机制、保基本、强医疗、惠民生”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明显提高,医改工作成效不断显现,广大群众享受到了实惠。
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该县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214425人。其中,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28711人,参合率达100%;新农合参合人数达185714人,参合率达98.41%。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职工医保将过去的部分自费药品纳入报销范围,最高支付限额由10万元提高到16.5万元。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从2009年的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20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最高支付限额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
该县开展了门诊统筹,启动了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等儿童重大疾病保障水平试点工作,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和力度进一步加大;基本医疗保险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区内就医费用的即时结算,新农合率先实现了市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2010年3月份在全县20所乡镇卫生院、分院及服务站启动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全年零差率销售使用基本药物总额达549.9万元,单处方金额降幅达15%,让利患者82.48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呈现出门诊次均费用下降、住院日均费用下降、门诊人次上升的“两降一升”良好势头,群众就医的药费负担明显减轻。今年5月份,在182所村卫生室启动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根据《山西省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结合实际,该县制订出台了《乡宁县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他们明确了机构设置、核定了人员编制、规范了岗位设置。全县共设乡镇卫生院10所(其中中心卫生院3所)、卫生院分院6所(纳入所在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过去全县乡镇卫生院编制核定为246人(其中包括卫生监督27人),此次乡镇卫生院的核编重新核定为290人(其中划转卫生监督20人),比原来增加了51个编制;根据《方案》要求,按照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和分院的功能划分,科学合理地设置了岗位,以岗定人。根据《山西省行政村卫生室改革方案》,他们制订出台了《乡宁县行政村卫生室改革方案》,设置了182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作为新农合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村卫生室,实行了行政、人员、业务、药品、财产“五统一”的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全部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落实了政府对村卫生室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给予补助。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4月份,该县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7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城镇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人数达21572人,建档率达52.6%;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人数达154536人,建档率达78.08%;甲流、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得到有效遏制;“五苗”接种率达99.7%,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率达98.3%;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6%,两个系统管理率均达85%;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23.18万以下;14981个慢性病人获得免费健康管理服务。
五、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实施。通过调查研究、参观考察、借鉴其它市县公立医院改革经验,该县拟订了《乡宁县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通过改革公立医院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社会满意度、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费用,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管理体制科学规范、运行机制充满活力、监管机制公开运行、补偿机制健康可持续、社会效益充分发挥”的目标。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下一篇: 古县“爱元教育奖学基金”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