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招生工作也陆续启动。为增强考生家长对高招骗局的防范意识,不被骗子的花言巧语所蒙骗,记者特总结了这些不法分子的惯用伎俩,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切不可“病急乱投医”。
陷阱一:自考和高考一回事
提醒:考生进入这些高校,实际走的不是国家正规院校统招的录取程序,而是高校自行招收的自考助学班、成人高考(论坛)补习班,甚至只是一个下属的培训机构,所以考生普通高考成绩达不到第三批最低分数线也能被录取。学生入学后参加学校组织的课程学习,毕业后由学校单独颁发毕业证书,但国家不承认学历,除非学生参加国家统一的成考(论坛)或自考,全部课程合格后申请成考或自考文凭。
陷阱二:花钱就能上大学
提醒:高校招生录取是“学校负责、招办监督”。招生录取期间,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严格按批次、科类及各高校招生计划人数的一定比例,按考生位次一次性投档,不会出现“低分高投”的情况。如果遇到有人声称花钱可以上大学,或借上大学须缴纳中介费、赞助费、学杂费等名目索取钱财的情况,其中必定有诈。
陷阱三:内部指标作诱饵
一些不法分子声称能通过关系弄到“内部指标”,让低分考生也进名校,有的甚至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以帮助办理入学手续等为由,收取介绍费或录取费。
提醒:当前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全部是异地远程网上录取,招生计划通过录取系统从专用网络上运行。如有高校调整招生计划,信息会在官方网站上公布。
陷阱四:冒充高校招生人员行骗
骗子自称为某高校招生人员,携带有某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见了考生和家长,吹嘘诱骗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取得了家长信任之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并暗示自己可以帮忙。
提醒:高考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信息,按志愿和分数,由计算机来排序投档,任何人为因素都不能影响录取结果。
陷阱五:以自主招生行骗
目前,不少学校经过批准都在进行自主招生选拔的改革试点。不法分子也把目光转到了自主招生上,声称可以利用自主招生,录取分数较低的考生,让家长误以为自主招生就是学校说了算。
提醒:目前开展自主招生的部分大学和试行单独招生的示范性高职院校,都是经教育部门批准开展试点工作的,并制定有严格的降分幅度和优惠政策。考生必须通过高考或按学校招生章程规定组织的单独考试,考试成绩必须达到相应的要求,获得高校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名单同时在本省教育考试网和高校网站进行公示,绝非个别工作人员可以操纵。
陷阱六:考生亲戚从天而降
一些不法分子以帮忙为由,获取考生的准考证号等信息,赶在考生得到正式通知之前将本属于正常的投档和录取,声称是其花钱疏通关系的结果,向考生和家长索要“活动经费”。
提醒:考生对自己的准考证号、身份证号、考生身份识别卡密码要注意保密,以免丢失或让他人掌握,也不要将准考证、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交给任何中介组织或个人。接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一定要先确认自己的录取结果,再办理相应手续。(记者 杨琦 )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临汾市第三届运动会篮球赛开幕
下一篇: 永和县全力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