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姆英语夏令营之万圣节掠影

2011-07-28 10:2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接到克莱姆英语夏令营翻译傅博士的邀请,不久前我参加了三中克莱姆英语夏令营的万圣节活动。提起万圣节,我依稀记得好像在报刊上看到过,是西方的鬼节。走在路上,我一直在想,西方的鬼节是什么样子的呢?
刚走到三中教学楼门口,就听到一阵阵快乐的笑声,原来是参加万圣节的孩子们正在合影,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着千奇百怪的面具,有木乃伊、有女巫、有黑猫……一个个别出心裁,看上去可爱极了。
趁孩子们拍照,傅博士告诉我说,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传统的“鬼节”——万圣节。10月31日是万圣节前夜,人们大多在这一天庆祝节日,不过这一天的气氛却远不像它的名称那样让人听上去“毛骨悚然”。这一天,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提着一盏南瓜做的“杰克灯”走家串户,向大人们索要节日的礼物。万圣节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也正是这两样——奇异的“杰克灯”和“表演魔术或者给糖果”的恶作剧(treat or trick即请客还是恶作剧)。傅博士的介绍引起我浓厚的兴趣,我和孩子们一起向亮着灯光的活动中心跑去。

有趣的南瓜灯
南瓜在今晚可是出尽了风头,每张桌子上都摆满了南瓜。傅博士说,为了给孩子们采购南瓜,可是费了一番周折的,因为万圣节的南瓜需要那种圆溜溜的,适合雕出鬼脸的,另外在美国,橘红色的南瓜是最佳选择,所以光为这个南瓜,就转悠了几个菜市场。看来功夫没有白下,今晚,这些南瓜很“长脸”,孩子们围坐成一圈,争先恐后地雕起南瓜灯来:先雕出一个盖,去掉盖后,依次雕出眼睛和嘴,最后把南瓜芯掏空,放入蜡烛,一个熠熠生辉的南瓜灯就成了。捧着自己亲手雕刻成功的南瓜灯,孩子们游走于各个教室间,到了门口说:treat or trick,早有人等候在这里把棒棒糖、雪饼等礼物塞进他们的口袋,孩子们的笑容灿烂极了。
我问傅博士,为什么要在万圣节雕刻南瓜灯呢?傅博士笑着说,关于这个由来有许多版本,最普遍的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11月1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一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以雕刻南瓜灯,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可爱的“鬼”
今晚最抢眼的就是它了,它是一个“鬼”,第一眼看见它,它略带羞涩地躲在角落里,可孩子们都拥向它,争着要和它合影。它来着不拒,它龇牙裂嘴,看上去憨憨的。
整个晚上,它一直都很忙,一会儿跑到正在雕刻南瓜灯的孩子堆里,一会儿跑到要礼物的孩子堆里,它的造访,总是引起孩子们惊讶地叫喊声。后来,它索性躲在门背后,每当孩子们进出的时候,它总是伸出手去拍拍孩子们的肩头,当孩子们伸出手摸它的时候,它就做出一幅要咬断孩子手指的样子来,吓得孩子们欢快地大叫着跑掉。每当它被孩子们包围起来的时候,它就显得很腼腆,要么低着头,要么左顾右盼,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更显得憨厚可爱。
几个中国孩子盯着它看了好久,忽然围住它要求它把面具摘掉,想看看庐山真面目。后来,有翻译告诉它,它就极不情愿地把面具摘了下来,原来是一个帅气、腼腆的美国男孩子,大家“哄”地一声笑出声来,在笑声中,他慌忙把面具戴上了,似乎演这个角色对他来说很过瘾。

欢乐的孩子们
布鲁克林校长9岁的儿子杰米是晚会的小王子,小家伙长得可爱极了。小王子今晚化妆成了一只青蛙,我决定给这个青蛙小王子拍一张雕刻南瓜的照片,可刚掏出相机来,怎么就找不见小家伙了,我找了一圈也没找着,刚好看见布鲁克林校长。我操着浓浓的汉语问他:“你的儿子呢?”布鲁克林校长茫然地看着我,我才反应过来他不懂汉语,于是我就伸出手比划出他儿子那么高的个头,又问了一遍:“你的儿子呢?”他还是不懂,我发现美国人听不懂汉语的样子很可爱,一双浅蓝色的眼睛迷惑不解地看着你,我只好又伸出手做出一个怀抱婴儿的姿势,继续问:“你的儿子呢?”他还是不懂,这下我一点招也没有了,无奈地看着他,我在心里暗暗地说,谁说老外聪明呢,原来这么笨。好在我临时憋出了两个英语单词“YOURBABA?”布鲁克林校长一下就明白过来,跑过去就把他那青蛙王子给我拉了过来,小家伙手里捧着一个南瓜灯的半成品,眼睛怯怯地望着我。似乎对我总是和他“作对”有些不满。我示意他继续雕刻他的南瓜灯,青蛙王子就和一群中国孩子坐在桌子前,专心致志地雕刻起南瓜灯来,每当一个孩子雕刻成功的时候,大家都用欢快的笑声为他喝彩。
三中初中部的学生王皓今晚独立雕刻成了一盏南瓜灯,当把蜡烛点燃放进南瓜芯盖上盖后,王皓高兴地对我说:“真是太美了,不出校门就能领略异国的文化,我一定要把这盏南瓜灯拿回去让爸爸妈妈看看。前一阵因为学习压力太大,我的心情一直很郁闷,自从参加夏令营后,我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尤其是今晚,好久没有这样笑过了,在笑声中,我似乎释放了所有的压力。”
美国女孩艾瑞今天晚上化妆的是一个巫婆,高高的黑色的帽子,黑色的袍子,只是因为她脸上的笑容太阳光了、也太灿烂了,所以一点也不像巫婆的样子,倒像一个有着神秘色彩的美女。艾瑞今天晚上和一个中国小女孩合作,共同雕刻一个南瓜灯,艾瑞雕出帽子,中国小女孩雕眼睛和嘴,当南瓜芯里的蜡烛点燃的时候,两国女孩子高兴地捧着这盏南瓜灯合影,身旁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举起手机,记录下中美孩子的友谊。
为期12天的夏令营,让中美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闭营仪式上举办的英语激情演讲赛中,45名中国中学生,依次上台用英语激情演讲,并即兴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中国孩子们的表现赢得了外国师生的一致赞扬。通过评委的认真评比,6位同学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他们分别获得了美国免费旅游、苹果牌AIPAD和笔记本电脑。美国明尼苏达州克莱姆青少年发展中心发起人lind.yang和三中教务处主任王建平同在夏令营任课的美国教师,一一给中国营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克莱姆英语夏令营,给两国孩子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记者 刘晚)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