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永高速东段建设指挥部文化建设侧记

2011-07-28 09:59: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2010年9月中旬的临汾城,一场秋雨刚过,凉爽的秋风吹来,大地一片成熟。
刚刚受命莅任霍州至永和关高速公路东段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的樊肖林站在窗前看着片片黄叶打着转转落到地面,身后的墙上挂着霍永高速公路东段建设工程示意图,正面墙上则是北京大学燕工文化建设专家团首席指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李永田教授写给他的一幅书法——“受命苍天,立足大地,畅通国脉,顺应民意”。此时此刻,身材矫健、温文尔雅的樊肖林没有感觉到秋风的惬意,而是思绪难平……
霍永高速公路是我省高速公路规划网“三纵十一横十一环”第八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汾市西通陕甘宁、东达冀鲁豫的重要通道,对临汾市及沿线各县(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东段共长80.5km,路线途经霍州、汾西、隰县三个县市。其最大的特点是构造物多,最大的难点是地质病害多,最大的亮点是科技含量高,特别是许多大桥桥位要穿越煤矿采空区,这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都是极大的挑战。
该建设工程采用“省投市建”的建设模式,建设资金由省交通运输厅筹措,工程建设由临汾市政府承担。这一管理模式虽然有增强地方政府修路积极性、优化建设环境、减少征地拆迁难度的长处,可是也带来管理多头的问题。况且,领导班子成员和管理层人员也是省交通运输厅和临汾市政府协商调配的,能否步调一致地搞好工程,也是一个未知数。
该建设工程主体工程分为18个路基、桥涵施工合同段、5个采空区施工合同段、4个路面施工合同段;汾西连接线分2个合同段。29支施工队伍是经过全国招投标确定下来的,这些队伍来自全国各地,人员不熟悉、底细不清楚,能不能把他们率领起来,做到指到哪儿打到哪儿,充满了悬念。
担任该建设工程总指挥之前,樊肖林参与指挥了运城市国省道县级油路工程建设,直接指挥了河津至运城一级路建设,还真没指挥过高速公路建设。自己能不能把指挥部这一班人马带好,能不能把这29支施工队指挥好,能不能把霍永高速公路东段工程建设好。樊肖林为此多有顾虑。


经过反复的座谈和深沉的思索,樊肖林明白了一个道理:谋事要有目的,为文要有主题,做人要有追求。无源之水流不远,无本之木长不高,搞施工搞建设也要弄清根本和源头,也要有主题和追求。
于是,樊肖林召集指挥部党委会,研究确定了“文化引领,科学严谨,以人为本,敬业乐群”的工作理念,提出了“打通吕梁山,建好霍永路,促进临汾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树立新思路,创造新模式,描绘平阳大地精美神奇画卷”的口号。他们请来了北京大学文化发展公司的专家,委托其研究编制霍永高速公路东段指挥部建设管理文化系统工程文本。几经调研座谈和反复征求意见,三大本建设管理文化系统文本编出来了。这一套文本紧密联系霍永高速公路东段工程的实际,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理念文化识别系统、行为文化识别系统、视觉文化识别系统,每个系统又包含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囊括了工程建设管理的每个细节。
为了使建管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樊肖林召开指挥部党委会研究作出决定,编辑出版《同行》杂志,还组织举办了“我为霍永高速公路建设做贡献”演讲比赛,整理印刷了演讲稿汇编,出版了《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一书,分发到各个项目部,供一线员工学习。樊肖林和指挥部领导成员亲自深入工地,宣讲建管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内容。今年“七一”,他们又组织了大型唱红歌比赛和慰问工地沿线老党员、贫困村民和小学生活动,赠送了价值64526元的食品和文化节用品,产生了较大影响。


文化建设活动的深入,文化对筑路员工思想行为和工程建设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很快就在筑路工人的言行举止上彰显出来,在霍永高速公路东段施工的质量进度中体现出来。
从各个单位抽调来的指挥部机关工作人员,感觉到自己不再是临时工,各个部门的大小负责人也感觉到自己这一摊摊不再是维持会,而是肩负着国家建设的神圣职责,纷纷安下心来,各司其职,搞好工程建设。尤其是临时抽调来的一批“80”后大学生和青年职工,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大大增强,没有节假日地连轴转,常常是连续几个礼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是坚持机关值班,就是下工地检查,表现了新一代交通人不同凡响的人生追求和思想境界。
还有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筑路工人,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感觉很新鲜。多年来他们转战国内各个高速公路工地,还没遇到像霍永高速公路东段指挥部这样关心筑路工人的思想信念的事情。他们感觉到自己不再是一个打工仔,而是工程的主人,主动为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操心。他们把建管文化当作自己搞好工程建设独立而高尚的价值观,是自己独特而深刻的审美观。当然,他们并没有把霍永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当成自己事业的全部,而只是人生一个崭新的起点;霍永高速公路建管文化建设也不是他们道德价值的总和,而只是一个明确的导向。
思想明确了,认识提高了,行动就自觉了。脏乱差现象不见了,工地上施工机械和施工材料放置有序,一副居家过日子的样子;宿舍里面不再是乱七八糟,气味难闻,而是放置有序,整齐清新;个人不再是破衣烂衫、蓬头垢面,而是穿戴整洁、神清气爽;言行不再是粗话连篇、懒散无忌,而是文明礼貌、举止得体;作息制度得到严格遵守,以前随意迟到早退、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再也看不见了。来自山东青岛的女大学生林文彬,克服了工地上的种种不便,在坚守岗位完成任务的同时,还积极撰写新闻稿件,报道工地上涌现出的好人好事。担负第一标段霍州辛庄枢纽施工的来自辽宁的松江路桥公司,提出“东北凯旋,山西亮剑”的口号,不等不靠,主动出击,配合地方政府部门解决征地拆迁,赢得了最佳施工时间,成为全工地的样板。担负第11标段19公里路基施工任务的武警交通部队,发扬人民军队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主动搞好沿线村民的关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实现了施工现场“零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展。这支部队的指挥长史祥生的爱人刘萍来工地探亲,见施工很紧张,工地上文化活动开展得很活跃,就主动下厨房帮厨,给战士们洗衣服,还跑遍了本标段所有的工作面,慰问一线施工的指战员,给大家以很大的鼓舞。
建管文化建设产生的催化效应正在爆发出极大的能量,霍永高速公路东段建设工程正冒着盛夏酷暑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截至目前,全工地已经完成路基土石方1608万立方,占工程总量的53%,提前完成了预定施工任务。所完成的工程量经过省交通运输厅工程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多次检查,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樊肖林,仍不失儒雅风度,干事业的激情仍在燃烧,他站在吕梁之巅豪迈地说:“文化建设不是空对空,而是建立在坚实基础之上,有着明确目的的举措。下一步,我们霍永高速公路东段建设指挥部还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注入文化要素,要让这一活动在霍永高速公路东段建设工地实实在在地开展起来。”(玉池)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