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无心之言 坚定写书信念
中国的家长竭尽全力望子成龙,然而“龙”是什么样子?恐怕连家长自己心中也非常模糊。我们身边常常出现这样的一幕:家长将自己的愿望、想象,强加在孩子身上,希望能够实现。结果不仅违背了孩子的意愿,甚至还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导致原本可以成才的孩子,变得平庸或者学坏,家长也累得疲惫不堪。
“一些家长经常问我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也正是这样的疑问引起了我的思考。”谈及写书的初衷,窦秀山坦言,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才,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憧憬,可就是难以找到达成家庭教育统一的切合点,许多家长尽管做了很大的努力,还是出现了不理想的结果。究其原因是,中国的家长比较多的关注学识方面的教育,忽视了素质方面的培养。
思来想去,窦秀山觉得许多家长缺乏的并非是单纯的方法问题,而是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凭借着近40年的教师经历和经验,2001年的一天,窦秀山写了几篇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文章和周围的朋友们交流,很多人都恍然大悟,说应该多买些这种书学习。然而在市内书店,虽然关于教育理论的书籍不胜枚举,却很难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你为何不写一本,出版后,我肯定买。”朋友们不经意的一句话,触动了窦秀山的神经,让他有了写书的念头。“老百姓写书难,出书、卖书更是难上加难。”窦秀山笑着说,虽然写书注定坎坷,但是经过深思熟虑,他还是开始动笔构思了。
“无非就是将原来休闲的时间用在了写书上,并没有感到多么无聊和紧张。”窦秀山笑着说,打麻将、下棋的生活毫无实际意义,自己写书既没有每天的进度目标也没有更多要求,所以完全可以放下脚步,“没有任务压力,不讲究速度,才能保证书的质量”。而他这一坚持就是8年。
做剪报学电脑 秘籍付梓出版
“整理起文字,电脑还确实方便。”指着客厅角落里的电脑,窦秀山回忆起自己学习摸索电脑的经历,仿佛历历在目。刚开始他每天在女儿家学,后来孩子看到他每天跑着累,搬家时干脆将电脑给了他。“没有人指导,自己就得下更大的工夫。”回想起每日钻研电脑的那段时间,窦秀山拿起电脑桌前的一张卡片,脸上掠过一丝微笑,“专门让孩子给我把常见疑难问题写在本上,还制作了这张电脑键盘对照表,键盘上每一个按键的作用都一目了然。”窦秀山介绍说,即使这样,每每遇到疑难问题还得打电话向孩子求救。
正是靠着这份不服输的劲头,建文档、整理文文对古稀老人窦秀山来说都不算难事。然而,仅仅能够简单处理文字还远远不行,在孩子的指导下,窦老又学会了上网聊天。“出版社就是靠QQ聊天联系的。”回想起联系出版社的过程,窦秀山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原来,那段时间只要上网搜到出版社,他就会加对方为好友,然后就是漫长的谈判和还价。“最后从10多个出版社中选出一个价格较低,且信誉和知名度较高的。”
“等待显得无比漫长。”出版社将书通过物流邮寄回来后,窦秀山如释重负,拿着新书露出欣慰的笑容。而这本探讨家长如何确立教育孩子的新观念,改变教育孩子的方法,激励孩子的勇气和爱心,让其学会做人做事;帮助家长知道如何做个高规格的父母,以及在各个不同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及方法,以其可操作性和参考作用,成为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无计可施时的“知心参谋”。很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人在读过他的这本书后,都受到很大启发。
记者感言:
七旬老人,8年间笔耕不辍,终谱出家庭教育“秘籍”。43万字的图书,一位70多岁的老人用五笔输入法一字一字地敲出来,其间的艰辛、汗水和不易,着实让人震撼,更让人叹服。如此一位可爱的老人,不禁让人心生敬畏。
正如窦秀山所讲的那样“希望这本书能够提高人们对家庭素质教育的关注,给更多的家长传达一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改变家长们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成为一个实实在在在的人,独立生存的人,有创造精神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记者 卢凯 郝海军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