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生建设幸福家园

2011-11-25 09:1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像这样的大雨,在以前根本没办法上课,现在不用愁了,教室再也不会漏雨,孩子们可以安心快乐地学习。”连续几天的大雨过后,地处城郊的凤祥小学校长柏晋英指着新建成的教学楼欣慰地说:“校安工程项目的实施,让孩子们能安心地在教室里上课,孩子们学得刻苦了,老师们讲课也更给力了。”而在勍香中学上学的初一新生贺慧惠感受着新建的学校氛围,更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们的学校真漂亮!有高高的楼、明亮的教室,和县城的学校一样,我们不好好学习真对不起这么好的校园。”这是来自汾西县基层学校师生们的心声。
近年来,汾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连年将校安工程作为十件为民利民实事之一,把校舍改造和布局调整工作作为民生工程来抓。首先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14个职能部门、8个乡镇和1个社区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专题研究校安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拆迁、选址、手续审批、资金配套等问题;其次是科学规划,建设中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牢固、实用、够用、安全、方便学生”,“节约资源、安全使用”的“三原则”进行规划建设,确保校安工程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再次是规范实施,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规范实施;同时严格加强工程管理。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校舍安全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的实施办法》,成为严格校安工程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另外,该县还强化内控,健全档案,为了确保该县中小学校安工程资金及时支付,规范运行,确保工程质量显性监督、有据可查,他们一是加强了项目资金的管理。县教科局开设了汾西县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资金专户,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核算、集中支付、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二是加强了校安工程档案管理。校安办建立了专门的工程档案室,制定了工作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做到项目档案归档工作与项目实施同步进行。能够严格按照国家《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标准,从工程立项、招标、签订合同、施工、监理等过程,资料完善,签字手续齐全,变更签证及时,归档及时。县校安办和项目学校均留存学校建设的纸质资料、影视资料和电子资料,做到了校安工程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统一性,为项目学校实行工程质量终生负责制提供了完整的资料。
在全县上下的努力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总投资4050万元,开工学校33所,开工率100%,完工学校33所。今年,该县又投资300万元,对汾西一中、三中、一小、康和中学等15所学校附属工程和取暖设施配套工程进行了续建,现已全部完成投入使用。
在汾西第一小学门口,笔者看到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们流露着放心的笑容,他们相互表达着各自的心声:“教学楼、办公楼加固翻新了,抗震能力也增强了,孩子在这里上学我们也放心了”。
远在和平镇70岁的退休老教师王国基对学校的建设更是情有独钟,隔三差五的到中学去看看,到了已投入使用的教学楼更是激动:“我教了一辈子书,真没想到在我们这个小小的乡村学校也能有了教学楼,不仅耐实,而且设计还漂亮,幢幢林立,真是想都不敢想啊!”现在,每天身处于漂亮的教学大楼、平坦的操场、美丽的花圃,学生用心学习、老师认真教学,学校真正成为师生们的家园。“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是校园”不再是一句漂亮的口号,而是变成了现实。(通讯员 要凯朝 侯丽娟 李林保)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