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劳教所教育科的薛喜娟,让她领你去新近落成的教育矫治中心看看。”记者跟随薛喜娟一起来到了管教区门口,放眼望去,这里可谓是戒备森严,外来人员必须有所内工作人员陪同登记才能放行,还得交出手机。推开大门进入管教区,沿着体育场跑道转了大半圈后,记者来到了教育矫治中心楼前。
“教育矫治中心主要对劳教及强戒学员进行思想教育,矫正扭曲心灵和不良恶习,促其痛改前非。这个中心可是我们所去年的大手笔,前后投资了20多元万呢!”薛喜娟的话语中透着自豪。顺楼梯拾级而上,在二楼记者发现貌似不大的楼层却“暗藏玄机”。左边墙壁上一幅主题为“自信从这里起步,人生从这里起航”的展板颇为引人注目,展板上,学员们一个个悔恨失足的泪水与重获新生的喜悦得到了最真实、最生动的呈现。再往前走,文体活动室和才艺作品展示室“接踵而至”。薛喜娟告诉记者,活动室每周定期开放,在教育工作日期间,学员可在此读书看报,进行乒乓球、象棋、跳棋、扑克等娱乐活动,或者参与书法、绘画、十字绣等兴趣小组活动。
“前面就是中心最大的亮点。”记者抬头一看,一面心理矫治中心的宣传墙就在前方伫立。心理矫治中心包括心理测量室、拒毒训练室、音乐治疗室、宣泄室、网络咨询室、个体咨询室、团体咨询室7个功能室。走进宣泄室里,记者注意到四周的墙壁上布满了“想喊你就喊出来”“想哭你就哭出来”等鼓励学员们宣泄释放情绪的字眼,还有用于大家发泄的3个假人,让人耳目一新。
记者随后又来到拒毒训练室。这里的环境好似一个袖珍酒吧,仿真的吧台、洋酒、彩灯样样俱全。薛喜娟解释说,通过设立酒柜、吧台、彩灯、仿真毒品柜等易使学员产生放纵欲望的场景,播放劲爆音乐,让学员在模拟环境的反复训练中,逐步增强戒毒的耐力、毅力和自控力,有效戒除心瘾。“2011年共开展了6次拒毒训练,参与学员达200多人次,效果很不错。”从“仿真酒吧”出来,记者又先后参观了二楼最里间的团体咨询室和三楼的图书阅览中心。团体咨询室中一个可以让学员实现场景设计的微型沙盘尤为醒目,沙盘旁边的橱柜上则摆放着许多恐龙、动物、娃娃、水果、汽车等玩具模型。
“让学员在模拟沙盘上自行设计场景,可以从侧面剖析出他们不同的思想状态和心理问题,从而使我们的心理辅导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薛喜娟娓娓道来。
“这个教育矫治中心真不错!”结束了参观,记者依然感到意犹未尽。于保东笑着说:“它可凝聚了我不少心血呢,从设计布局到具体实施,由我全程负责。自去年8月份开工到9月20日竣工,整整50个昼夜,中间我都没回过家。其实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以‘寓乐于教’的形式,把更多的乐趣和创新元素融入到教育矫治工作中,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好一个“寓乐于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彰显出一位基层劳教人对本职工作的由衷热爱。这其中蕴含的哲理,值得我们细细体会……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