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听闻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生了一起“恐怖袭击”事件,不由得让人胆战心惊。当笔者驱车赶到时,悬着的心落地了。原来,该院为了对教职员工、学生进行防范恐怖暴力能力教育,自编自导了一段“反恐演练”,并拨出专款购置了安保器材,组建了防暴专业队伍,大大提升了校园反恐能力,筑牢了安全基础。
“反恐”让安全铭记
当天上午,该校学生正在小广场上开展文艺活动,突然数名“暴徒”向人群投掷爆炸物后,又冲进人群中持刀乱砍,并劫持“人质”。“恐怖袭击”发生后,学院反恐机制迅速启动:保卫人员向公安机关、120报案,专业防暴队员手持盾牌、警棍等冲向“暴徒”。经过数分钟的激烈搏斗后,“人质”被成功解救、“暴徒”被制服,医务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警察到达现场将“暴徒”带走。整个“反恐”过程将学院师生的应急反恐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组织“反恐演练”只是该院平安校园建设中的一部分。建院15年以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该院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安全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曾先后多次荣获“平安校园”光荣称号。这是该院坚持“学专业之技能、做大写之国人”教育取得的有效成果,既维护了学院正常的教学、工作与生活秩序,确保了安全与稳定,又促进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得到社会各界和主管部门的高度赞誉。
这一切褒奖的得来与全院师生的努力付出密不可分,而所谓平安校园所包含的内容,不单单是人身安全,该校所实施的素质教育“七点半”活动是保证学生心灵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点半”为学子成长
“七点半”活动为学生心灵安全筑起家园。就读于该院大二计算机专业的陈姓同学告诉笔者,“每天晚上7点到7点半,我们都会把它称为交流会,每晚的自习时间,班主任老师都会和我们进行沟通,将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比如,发现有男同学抽烟的行为时,老师总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控制’,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我们都会拿出来共同‘分享’。”
据了解,多年来,该院重视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工作,专门召开安全会议,把安全教育融入班主任培训项目之中,使其在日常管理中给新生传授安全防范有关知识。学院利用学生入学机会,系统地讲解校规校纪与安全防范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为顺利完成学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将日常生活中一切可预见性的问题杜绝在萌芽状态,是我们这个‘七点半活动’的重要意义所在。这一活动可以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将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总结归纳,找出不足与闪光点;又对还未发生的事情做个规划,做到心中有数、不虚度年华。”院长王杏元说,“取他人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营造和谐共处的氛围,是多年来该校保持平安校园这一荣誉的关键。与此同时,校园绿色网站平台的搭建,让学生们纵览天下事,畅言心中乐,足不出户享天下事不再是梦。”
平安助梦想起航
对于该院师生来说,平安校园是一幅已有雏形的蓝图,带着这份自信,全院师生的梦想也平安起航。美好的愿望付诸实践才能得到优异的成果,打开该院的绿色网站,一篇篇励志文章跃入眼帘,“励志点亮人生:报效祖国承担道义”、“趁年轻,为梦想执著”……
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是学院学生参与、策划、建设的图文并茂、琳琅满目的贴吧,各班轮流进行管理与更新。通过丰富多彩的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师生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显著提高,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风气普遍形成,学院网站多次被主管部门赞为“绿色网站”。
此外,该院成立的各种学生社团作为培养同学们兴趣爱好、繁荣校园文化生活的第二课堂,正成为丰富校园生活、延伸求知领域、扩大交友范围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滴水见太阳,细小事情看校风。在“平安校园”的指引下,该院的文化建设让人难忘,“体现自然美,展现和谐美,凸现人文美,追求精神美”的宗旨为校园建设增添助力。
人常说,花香自有蝶飞来。如今,该院的毕业生已与远在上海、天津、北京等地的优秀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321”办学宗旨(三拼:拼特色、拼技能、拼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两坚持:坚持以专业上产业、坚持以产业带专业、产业与专业互促;一共识:达成“我们的使命就是为就业提供教育”的共识)下的绿色就业通道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亢亚莉
责任编辑:杨洋
上一篇: 我市第九届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启动
下一篇: 天圆玉宴引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