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拱棚秋延后黄瓜管理技术

2016-07-15 10:13: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我市大拱棚黄瓜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大拱棚黄瓜一般以7月下旬直播为宜。而高温干燥的天气,严重影响着黄瓜的正常生长;猝倒病和病毒病时有发生;霜霉病、黄点病、白粉病爆发;白粉虱猖獗;形成雌花困难;黄瓜长势衰弱,根系不发达,产量较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翼城县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健提醒广大农民,当前的管理应从栽培要点、定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要求、苗期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切实做好大拱棚黄瓜的播种和田间管理,确保大棚黄瓜丰产丰收。

  一、栽培要点

  选用耐热油亮商品性好的品种;减低土壤盐分,促进根系快速生长;苗期促瓜技术应用;降低棚温;提前预防病、虫害。

  二、定植准备

  1.清理棚内杂物:前茬蔬菜拉秧后,及时清理棚内所有秧子、枯枝烂叶、杂草和旧吊绳,减少病原;清除拱棚周围的杂草,减少向棚内传染的虫害和病原。

  2.施入有机肥

  棚内杂物清理完以后,亩施入腐熟有机肥10方至15方(牛粪7方至10方,鸡粪3方至5方),如果粪肥不腐熟,就不要施了,以防发生肥害,再施入甲克素有机肥200公斤至300公斤,通过施入甲克素有机肥可以吸附和缓冲土壤盐分,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为黄瓜丰产奠定基础。

  3.深翻

  施入有机肥后,进行深翻土壤,耕翻的深度30厘米至40厘米,通过深翻,可以降低土壤盐分,打破犁地层,促进黄瓜根系下扎,缓冲高温危害。

  4.灌水闷棚、消毒

  土壤深翻后,做畦灌水,灌水量要大,高出地面3厘米至5厘米,灌完水后,封严拱棚所有放风口,进行高温处理,处理时间不低于一周时间,通过高温既可以杀死病菌虫卵,又可以熟化土壤,减低土壤盐分,可为黄瓜高产奠定良好土壤基础。如果时间比较紧张,没有闷棚时间,黄瓜播种前,可以用硫磺熏棚,一般熏棚时间24小时,不可时间过长,以防腐蚀钢丝。

  5.施肥:施入氮磷钾(15:15:15)芭田或者其他优质复合肥50公斤,增施生物菌肥和甲克素有机肥200公斤。

  6.做栽培畦:按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50厘米,做栽培畦,定植沟宽窄均匀,畦内水平。

  三、品种选择

  一般应选用抗病性强,前期要耐高温,后期又要耐低温,瓜码密的品种,如津研四号、津春四号、津春五号、津优11号,现在推广油亮黄瓜品种,其商品性好,售价高,如津优406、德尔20等品种。

  四、播种要求

  1.播种时间:一般以7月下旬直播为宜。播期过早,苗期高温多雨,病害较重,虽早期产量较高,但与露地黄瓜一起上市,价格较低;播期过晚,生长后期温度急剧下降,造成产量降低。

  2.种子处理:播前将种子用清水浸泡后,放于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20分钟,用清水洗净后播种,能有效地预防病毒病。

  3.播种方法一般采用扣棚直播,播种后四周打开通风但必须设置60目防虫网,留顶部的落膜用来遮阳防雨。在垄面按行距开沟,沟深3厘米,浇足底水,将催好芽的种子按25厘米株距点播,每穴播种2粒至3粒,播后覆土1.5厘米,一般3天后即可出苗,待出现2片真叶后定苗。

  五、苗期管理

  苗期是蔬菜栽培管理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需要为后期的开花结果打好基础。苗期常遇到高温天气,浇水后,黄瓜苗很容易出现徒长,根系发育不良,结果期容易造成黄叶,早衰,病害流行,对黄瓜产量影响较大。

  1.中耕促根:当黄瓜苗出齐后,地表土壤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土壤要保持见干见湿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要及时中耕,中耕要浅耕,促进根系下扎。

  2.灌药促根:当黄瓜苗出齐后,为防止死棵和根系发育,可用甲霜灵、恶霉灵1000倍液加甲克素500液灌根,每株100克左右。

  3.喷药防狂:当黄瓜苗生长的新叶嫩黄,可用绿而壮3000倍液喷雾黄瓜生长点,小苗可用500倍液甲克素喷雾,可使苗子壮而不老,效果较好。

  六、预防病虫害

  1.预防病害

  猝倒病:预防出齐苗后,用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洒黄瓜茎秆与地面,叶片有药时用清水洗掉,以防药害。叶部各种病害预防,阿米西达加硝基腐殖酸铜喷雾预防。病毒病预防,在放风口加60目防虫网,棚内悬挂黄板,可用宁南霉素、病毒双A等药剂预防。

  2.预防虫害

  地下害虫预防,尤其是蟋蟀,可采取把麸皮炒香,拌匀敌百虫药液,撒于人行道和拱棚四周来毒杀。

  记者 杨文婷 实习生 陆洁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