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三伏天是30天还是40天?

2014-07-19 11:36:3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张天斌) 2014年7月18日,是今年夏季入伏第一天。每年都是夏有三伏,冬有三九,而不同年份的伏天,具体的天数却不同,有的年份是30天,有的年份是40天。昨日有众多传媒都对入伏日进行了报道,但天数却很混乱,有说30天也有说40天!哪今年的伏天究竟该是30天还是40天?

从入伏这天开始,就进入了农历所指的“三伏天”,三伏是农历中一段特殊的时期,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30-40天。为什么称为“伏”,按照民间说法,可以理解为:“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约在公历的6月到9月之间,一年内的中初伏、末伏各10天,而中伏在不同的年份则有为10天或20天的不同。

三伏天数的计算方法是,夏至日后的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末伏的最后一天又叫出伏。整个三伏期间为之伏期,中伏天数不固定,伏期的总天数是30天还是40天,要看中伏是10天还是20天。第四个庚日进入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而若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是20天,俗称两个中伏;也就是说,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而今年的伏期总数之所以出现30天与40天的混乱,就是因为第五个庚日和立秋恰恰同为8月7日同一天,有把中伏算为10天的,有把中伏算为20天的。其实,每个节气不仅仅是个日期,在中国传统的农历历法中,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直射点在黄道上的平均划分而来,当太阳直射点到达某一位置时就是某个节气,可以精确到分和秒。照此,过了8月6日晚上24时,在日期上即进入8月7日了,而今年的立秋时间具体是8月7日的22时02分28秒。据此,第五个庚日应该算是在立秋之前。也就是说,今年的中伏应该是20天,三伏总天数为40天!

责任编辑:张天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