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全市“关心下一代”栏目已在本刊开办7年,出版了200期。
在第一个100期里,我们陆续刊登了部分“五老”的先进事迹。他们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满腔热情地投身关心下一代的崇高事业,他们“献了青春献白发,为了江山为子孙”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德,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此外,还刊登了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中涌现出来的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他们以关爱之心、亲情之心、责任之心“三心”演绎了关爱的经典,奏响了关爱的乐章。
在第二个100期里,我们独辟蹊径,以“向领导宣传、宣传领导、领导宣传关工委”为主题,推出了“四级书记谈关心下一代工作”系列,开启了宣传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约请和组织四级书记撰文,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旨在进一步增强关工委宣传工作的号召力、影响力。2010年,市关工委在工作会议上提出这一建议后,得到了时任市委副书记郭新民的肯定,要求各县(市、区)分管关工委工作的县(市、区)委书记和政府领导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很好完成。会后他很快写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文章。现任市委副书记王文英也下写了《扎实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建设新临汾培养优秀接班人》的文章。两篇文章均在《临汾日报》头版刊发,对四级书记撰文起到了引领和激励作用。市领导亲自动笔,各县(市、区)委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基层党组织领导,积极写稿,认真落实。
这一个100期中,四级书记虽然文章层次不同、水平有别,但由于都是带着感情、带着使命、肩负责任、真心实意而写,所以亮点各异、异彩纷呈,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好评如潮。文章的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权威性比较突出:县市委书记的文章,大多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和阐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从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需要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现实进行分析总结的同时,提出希望和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乡镇村委书记,大多从基层执行层面把自己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具体认识和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实事求是地表述出来,既是工作总结、典型材料,也是经验交流、理论探讨,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操作性。每篇文章无论是从思想认识还是实际工作,都把自己的观点、做法、体会、意见,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来,典型中具有普遍性,借鉴中体现了指导性。
从已发表的文章来看,四级“一把手”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在媒体上鼓与呼,本身就是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最有力、最权威的支持和宣传,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和积极的影响。可以说,在我市,关工委组织叫响了全社会,全社会关爱下一代的氛围越来越浓。如隰县县委书记王天郎带头,全县8个乡镇书记全部撰写了文章,30个行政村的支部书记也都写了文章,干部都懂得了搞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该县关工委主任解绍亮由于事迹突出,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和“感动山西”十大人物之一。再如,洪洞现任县委书记王黎明到任不久,写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是神圣伟大的事业》一文,县委对县关工委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县委书记、县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原关工委主任都被任命为名誉主任,刚退下来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晋廷瑞被任命为关工委主任。县关工委与《槐乡大地》报联合举办《乡镇书记谈关心下一代工作》专栏,将16位乡镇党委书记的文章相继刊发,又专门汇集成册,这一举措对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大动员、大宣传、大普及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对此,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闵振环在我市视察调研时,对我市关工委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尤其认为四级书记撰写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理论文章,是一项创新。在中国关工委召开的成立20周年宣传工作会议上,顾秀莲主任在讲话中说,临汾市关工委采取约请市、县、乡、村四级书记写文章,在市报开设专栏刊登,并汇集出版《书记情》一书。这些文章立足本地,创造性地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党政领导主动宣传关心下一代的生动局面。
四级书记撰文,并在媒体刊登宣传关工委,产生了很大反响和积极的影响。这项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让我们认识到,宣传也是一种生产力,它大大助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纵深发展。我们相信,随着“关心下一代”栏目的深入人心,全社会将进一步形成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合力,关爱的主旋律会更加高亢强劲!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席沛钊
上一篇: 我省首部《生命教育读本》出版
下一篇: 市群艺馆公益开放活动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