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花香总是春

2014-07-31 09:00: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彭建华 洪洞县人,现为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艺术系教授,临汾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临汾市年画院副院长。其绘画作品多次参加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世界华人举办的展览并多次获奖。多幅绘画作品和专业论文收入了国家级的大型画册和美术刊物。曾在中国深圳、泰国曼谷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彭建华画集》等专著。

在我熟知的画家朋友之中,我最喜爱彭建华老师的花鸟画。

彭建华老师现为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教授,同时还担任九三学社山西书画院副院长、临汾美协副主席等职务。他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创作了大量的花鸟画作品。著名画家赵洁先生说:“彭建华花鸟画最显著的特点是清新、俊逸、朴秀、多姿”。著名画家、原四川美院院长范朴先生说:“观彭建华的作品,似有一股清新的春风扑面而来,撩拨着观者的心弦。纵观其作品,无论是巨幅大作或盈尺小品,都可以感受到其坚实的传统功力和随意挥洒的感情宣泄,以及笔墨的丰富多变和画面组合的匠心经营”。

诚然如是,观看彭建华老师的花鸟画是一种艺术享受,他笔下的花鸟是一种境界、一种品位、一种学识、一种情趣、一种追求,展现了一位画家的高尚情怀和崇高的人文品质。初看彭老师画作,好像是淡淡一抹或浓艳数笔即成一画,似觉平淡无奇,但仔细观读,则意蕴深远、品位无穷、画外有画、弦外有意。在淡淡的墨彩中体现的是他绘画向美的高处和质的深处推进的灵性,这完全表达的是一种身心合一的整体审美观。他将自己多年探索、多年追求、多年修炼和多年苦学各画种的表现方法,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的画作之中。他按照自己的意念,大胆创造自己的精神世界,他应用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在保留民族艺术特色的同时,融合现代意识形态和情感,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彭建华老师是一位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画家。他坚持面向生活,注重写生的积累。他的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他既讲究笔墨又不被笔墨所限,他用笔洗练不涂不抹,用墨典雅丰富而不艳俗,他绘画的基本功扎实,技法技巧纯熟。他用笔酣畅淋漓直抒胸臆,纵观画卷既有写意的大笔挥洒,也有巧笔淡彩的细腻婉约。观之、品之,犹如香茶美酒让人如痴如醉。

著名画家黄宾虹先生说:“古来画者,多重人品学问,不汲于名利,进德修业明其道不计其功,虽其生平身安淡泊,寂寂无闻,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彭建华老师从小就生活在黄土高原山西洪洞,又多年工作在尧王古都临汾。这方厚土造就了他敦朴、憨厚、善良、率直和坚忍不拔的性格。古老灿烂的黄河文化和尧文化滋养了他对中国画的情感与追求。他热爱这方厚土,热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父老乡亲,他要用手中的笔不断地为这里的人们歌与呼。作为一名大专院校的教授,彭建华老师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他真真诚诚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呕心沥血育人。“他以人品的真诚和生命的感悟”正创造自己的人生世界和绘画世界。

彭建华老师虚心好学、思路开阔。他在绘画创作上不断回归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对传统绘画进行改造、升华、发展。他在继承中国绘画传统的同时,不断地探索,求变、求新,寻求时代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他正努力寻求一种艺术上的超越和体现。在彭老师的大部分画作中就可以看出,他正在不断地追求自然、浑融、清新、纯净的艺术效果。他正在或者可以说他已经做到了“身心相携、物我合一”。他的大多数画作已经抓住了客观事物的精神和生命的真谛,并上升到与人的品性、修养、情操不可缺少的内涵把握上来。他通过不同的花鸟、不同的自然景观,体现不同的人生观和不同的生命气象,从而获得艺术上的飞跃与超越。

彭建华老师画花鸟,追求的是天、地、人与形、意、韵彼此之间内在的一致性。他的不少画作看似不经意,但内涵意趣纵横、拙中生姿、媚中求拙、变化自如、奥妙无穷。他以特定的笔致和情韵完成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蜕变。记得一位著名画家说过:一个画家如果没有博大精深的学问,超越荣辱的气度和志气平和的心境是画不出有境界的作品的。彭建华老师正在朝这方面努力,正因为他有了这样的气度、心境和学问,所以他的花鸟画作已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和世界华人举办的画展,并多次获奖。他曾在深圳和泰国曼谷举办过个人画展引起不小轰动。目前他已有百余幅画作流传海外,有不少作品被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博物馆、美术馆和个人爱好者收藏。他的多幅作品被收入国家级的大型画册,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学术专刊。

彭建华老师正值中年,也正属艺术鼎盛时期,作为他的好友,我衷心祝愿他艺术之树常青,也祝愿彭建华老师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翟耀文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