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怀玉是翼城县计生局的一名退休干部,今年66岁,业余写稿48年,在国家、省、市各级党报、杂志和专业性报纸上累计发表稿件2700余件(次),约15万字,被多家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聘为特约记者、特邀通讯员职务,历年来多次受到临汾市委、市政府,翼城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并多次被《山西日报》《山西信合报》《临汾日报》评为模范通讯员。全县干部群众都亲切地称他“土记者”。自2003年初响应县委、县政府机构改革号召,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后,又被县信用联社聘用,发挥特长和爱好,继续从事信合新闻写作,为翼城信合事业的转型跨越发展摇旗呐喊,奉献余热。于是,他从2009年,即62岁那年起,开始学电脑打字,经过刻苦练习,圆了电脑梦——实现了用电脑写作投递稿件。
对于年过六旬想学电脑这个想法,景怀玉的两个女儿劝说道:老爸,退休了你就好好歇着吧。再说,你连一条信息也不会发,怎么能学成电脑呢?”从女儿的话里他“套”出了学习电脑打字的方法,即用汉语拼音打字。首先,他用手机学着发简短信息。随后,他跟孙女合用一台电脑,在电脑上学打一些简短消息。刚开始,打得很慢,要用半天时间才能凑合着打成一篇二三百字的稿件。不耻下问当小学生,处处留心皆是学”是他学电脑的“座右铭”。他经常向女儿请教如何用电脑存盘、变字形等。他到联社后,除了下乡采访,就和同事们探讨如何使用电脑的事。与此同时,他又从有关报纸上搜集各个版面的电子邮件信箱开始发稿件。
在过去,他写一篇稿件,先是自己打好底稿、用复写纸复写代替誊抄、买信封、邮票和浆糊,封好稿件以后再跑邮局。往往一忙活半天时间就过去了,比较浪费时间。后来,他先写好底稿再找人给他敲稿件,由于别人不认识他写的字,常常打错。错了就校对修改,改来改去,也挺费劲的。自从他学会了用电脑写稿和邮寄稿件,真是得心应手。后来,他常用“百度”查阅许多有关资料,通过查找资料学习了不少与写作有关的知识与信息,扩大了视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篇新闻稿件能否见报,在素材齐备的前提下,关键就看能否写得迅速、邮寄得快。坐在电脑桌前,一两小时就能打出一篇文稿。打好稿件及时修改,提高了稿件质量。从2009年至今5年来,他在各级报纸上发表联社稿件500余篇,平均每年发表稿件达100篇左右,发表稿件数量是过去手工写作的一倍以上,也促使他在退休后实现了“二次创业”。
(通讯员 孟庆泉 马艳文)
责任编辑:邱睿
上一篇: 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组织学雷锋系列活动
下一篇: “6+1智慧传递”活动“初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