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

2014-08-07 08:55: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材料固然是主要的,但只有材料还不能成为文章。这就和有了砖瓦还不等于有房子,布匹线头还不等于衣服的道理一样。作文写作中,想象的可贵之处在于能把零乱散落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需要缀合起来,就好像把散乱的珠子串到一根彩线上一样。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寻找相似,展开联想

想象是建立在记忆基础上的表象运动。物理信息传输到大脑之中能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并且可以保持和复活,其关联想象起着拓通和联络的作用。凭借灵敏的感知为想象插上翅膀,简单的联想在两事物间或表象间寻找相似点、对应点。复杂的联想,可扩展到一系列事物或表象间,形成多层次、曲折的联想链,进而展开纷至沓来的联想。

(二)超越时空,进行表象组合 对原有记忆表象的改造,重新组建新形象的功能最后转化为想象力。想像力意味着对现实程序的扬弃和超越,意味着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此时的想象功能与理性思考形成鲜明的对照。理性思考意味着用现实的态度考虑问题,意味着排斥情感和愿望,意味着遵守客观规律和逻辑法则。因此,理性思考是逻辑思维,想象是形象思维。

(三)提炼加工,寻求神来之象

想象固然能够由此及彼、超越时空、创造新的形象,但是就写作活动来说,不一定新的形象都是有用的、自然的,想象还不等于艺术想象。未经艺术加工和提炼的想象是粗糙的,甚至是残缺的。

文学创作没有固定的想象和模式。文章中的新形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可以是感性的,也可以是理性的;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片段的;可以是清晰的,也可以是模糊的。

因此,语文教学中要逐步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要达到写人呼之欲出、写物栩栩如生、写景历历在目,收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

例如让学生根据材料(可重新组合次序),展开想象写出传奇色彩的短文:一个神秘的老人,从不扯开窗帘;一间昏暗的房子中闪动着绿色的灯光,一只机灵的小黄狗守在门边;一辆警车飞驰而过;一则轰动新闻,出现在某晚报上……

文学的形象,无论是虚构的,还是生活的原形,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想象。也只有学生的想象越丰富,塑造的形象才能越丰满。 古县三中 李巧玲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