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术耀杏林

2013-06-06 09:34:41 来源:临汾日报

     “大姐,今天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的吗?……”5月20日早上,37岁的李伟像平时一样,在查房时耐心地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两年半多的时间,他已经成功完成了100多例手术,而且他仔细地记录着每位患者的联系方式,不定期回访出院病人的现状。
    作为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副主任,李伟已经从医12年了,不管在哪个医疗单位,他都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告诉记者,这么多年在工作中的学习,不仅使他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患者对健康和生命的渴望,所以他要求自己时刻要用一颗“仁心”来尊重每一位患者。

    用行动践行医者仁心

    “李医生,快帮我看一下,我的手又麻起来了。”当天下班刚进入小区,李伟就被邻居张大姐叫住了,原来这位大姐一直以来都有糖尿病。李伟边询问她的病史,边用手指按压她的胳膊,最后对她说:“大姐,你现在这病还不要紧,每天多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就不会麻了。”像这种情况,近乎每天都有,邻居们一有个头疼脑热都会找到李伟家。
    张大姐告诉记者:“别看李医生年轻,他人可好了,我们小区不管谁生病找他,他从来都不会嫌烦,大家对他评价可好了。”而对于李伟来说,能看到每一位患者得到康复,就是他最大的心愿。2012年春节前的一天夜里,李伟突然接到急诊科电话,当时已经是晚上11点左右,患者郭某因小脑出血,被从其他医院紧急转到第四人民医院,当时的小脑出血量已达到23ml,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李伟接到病人后,赶紧采用了锥颅硬通道置管外引流,在住院半个月后,郭某竟然步行出院。看到这些,李伟再一次感受到,病人生命的康复就是医者最大的荣誉。

    勤奋钻研练就精湛医技

    精湛的医术是医务工作者履职尽责之本、救死扶伤之需。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一有空余时间,李伟就趴在桌上学习,他常说:“多学习一点知识,到了关键时刻,或许能挽救一条生命。”为了学到更多的业务技能,2005年10月至2010年7月,李伟轮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各个病区和辅助科室,对神经外科各类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组织起源、诊断及手术方法有了系统的掌握,并通过收治患者以及参与相关手术培养了临床能力及手术操作能力。对于应对神经外科急诊外伤、脑血管病、脑血管造影、脑积水、常见颅内肿瘤的处理上有了充足的能力。
    期间,李伟在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神外9病房任执行主治医(住院总医生)9个月,参加各类手术200余台,最终使自己能够独立熟练完成多种方式的手术入路及关颅(包括翼点、冠切、CPA、颞枕、后正中、远外侧、额眶颧、乙状窦前等开、关颅),能够熟练完成脑血管造影,能够熟练操作神经内镜,在内镜下可完成切除垂体瘤,内镜下治疗鼻腔脑膜脑膨出及脑脊液鼻漏,能熟练应用术中电生理监测及术中B超。

    “刀尖舞者”新技术抗顽疾

    对于李伟来说,多半的工作时间是坚守在手术台上的,靠着手中的那把手术刀,驱走了一个个“病魔”。在对抗一些顽固性病症时,李伟细心大胆地为患者实施一些新的治疗方法。
    2012年10月份的一天,洪洞县的一位王女士找到了李伟。原来,王女士头疼了20多年,跑过北京、太原等许多大医院都没治好。李伟仔细询问了她的病情,发现她适合做神经松解手术,当时王女士很震惊,一个头疼病还要做手术,李伟仔细地给她讲解了头疼的原因,王女士最终答应手术,在术后到第七天拆线,明显感觉不到头疼,前几天,还专门打电话感谢李伟。
    采访中,李伟向记者介绍,偏头疼是一种常见病,多数患者都只是以吃药减轻疼痛,但对于一些顽固性头疼,令许多患者和医生很棘手。他告诉记者:“现代显微外科解剖发现,头皮上正常的血管和神经之间是伴行的关系,互不压迫,而偏头痛病人的血管神经之间由于各种原因使血管对神经造成异常的压迫或缠绕,这种异常可以是先天性血管畸形对神经缠绕,可以是肿大淋巴结的挤压,可以是瘢痕组织的包裹等等,只有解除这种压迫后,头疼也就根治了。”仁心仁术方为大医。其实,在生活中,像李伟这样的医生很多,正是他们用着一颗“仁心”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创造出了一次次生命的奇迹。记者杨琦文/图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