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董文达)6月16日晚,中央电视台新一期《我要上春晚》在一号演播大厅精彩上演。来自我市翼城县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统舞蹈“浑身板”第一个表演。一亮相就迎来了满场喝彩。只见一个个手执三块合一的檀木板的“俊男美女们”,在浑身上下不停地“敲打”,舞姿“如飞花着身”,音效“似掌声悦耳”,高潮处满场板声激越。全场观众看得如醉如痴,叫好声、鼓掌声此起彼伏。
翼城浑身板被当地老百姓戏称它为“健身舞”和“乡村健美操”,起源于明万历年间,已有500年历史。建国前主要用来参加庙会、祭祀、赛社等活动。至今,在翼城还流传着一首民谣:“鄢里竹马扛大刀,王虎浑身板打法高,范村枕头鼓儿扭折了腰,郑庄的小锣鼓红火敲”,可见当时的浑身板表演已十分流行。
新中国成立后,浑身板演变成为一种社火表演形式。上世纪80年代,翼城县文化馆副馆长姚思伟对流传在翼城郭家坡、王虎村一带的民间浑身板进行了挖掘、整理,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重新焕发了青春的活力。近年来,在翼城文化馆同志们的努力下,对浑身板进行了创新改革。韵动的节奏,夸张的表演,赋予了这一古老的舞蹈以新的时代气息。2009年6月浑身板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0年5月,在广州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翼城传统舞蹈“浑身板”获得第十五届群星奖大赛“作品奖”。这也是继“翼城花鼓”之后,翼城非遗项目第二次获得全国群众文化政府最高奖。
责任编辑:邱睿
上一篇: 流动舞台车 送戏走四方
下一篇: 尧都区举行道德讲堂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