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们交流雕刻经验。
席武生的《大展宏图》
刘玉川的作品《怀春》。
何双保的《蜻蜓点水》
张保生的作品《牛气冲天》。
他们中有农民,也有在职干部、退休干部,有工程师,也有个体户,相同的爱好,让他们聚在“蒲县山之魂根雕艺术协会”,共同实现梦想。近日,记者有幸在蒲县蒲子文化宫见到了这些根艺爱好者。
何双保于2011年开始担任“蒲县山之魂根雕艺术协会”会长。记者进门后,他正和五六个会员仔细端详着一件根雕作品。该作品惟妙惟肖,这用的什么雕刻手法?这儿再处理一下就更好了,议论声此起彼伏。
谈到各自与根雕的缘分,根艺爱好者开始你推我让,却又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因为热爱!”“我是一个农民,世世辈辈都和种地打交道……”今年62岁的闫记锁是蒲县蒲城镇桃湾村人,也是根雕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现任根雕协会副书记兼秘书长。
1998年一次上山砍柴的经历让闫记锁意外与树根结缘,在一堆柴火中,他发现了一个象形小树根,感觉特别像专门制作的艺术品,十分讨人喜欢,从那以后他的寻根之旅一发不可收拾。后来他在建筑工地打工,没事时就看一些美术方面的书籍。“创作根雕作品时不要轻易动手,有些作品一目了然,有些则需要灵感去好好构思、取舍。”闫记锁说。
这时,根雕协会常务理事刘玉川接过了话茬:是啊,家里有块木料都放了好几年了,一直没舍得动手,不时围着它看看,能不能雕出个新意来,就怕把好料浪费了。”刘玉川说,根雕艺术讲究七分自然,三分人工,它不同于石雕、木雕,可以复制。根雕一般是没有复制品的,它只能根据树根的原始形态进行雕琢,它的生命力就在于要保存它原始天然的风貌。
你看这是什么?顺着刘玉川手指的方向看去,这不是一头牛吗?”记者反问道。原来,这个名为《怀春》的作品是他的处女作。“这几乎就是一件天然的没有经过雕琢的作品,当时发现这个根的时候,就一直在琢磨,没想到拿回来后,许多人都说像一头牛,而从它的形态、体征来看,像极了一头发情的公牛,就把它取名为《怀春》了。”在场的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刘玉川的根雕作品也经常在各大展会上展览,前不久参加了山西省首届文博会,他的作品引得无数参观者拍手叫好。
据了解,一件完整的根雕作品要经过选材、浸泡、去皮、杀虫、雕刻、打磨、上漆等一系列繁琐的环节,一件极小的雕刻作品都要花费创作者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
“根艺讲究因材施艺,即在原树根形状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和修饰,制成形象各异的根雕作品。”一名热爱根艺的个体工商户张保生说。作为协会元老、协会副主席的他,对根雕可谓一见钟情。
197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保生和根结缘,后来一有时间便到处寻根,他笑着说:人家的床头柜里都是放衣服,我全放的是一件件根雕作品……”他的作品《牛气冲天》也获得了无数叫好声。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自己的创作感受。“对树根进行根雕创作,要顺应它本身的生长气势,尽量做最小的改动,有时甚至不做改动。”被大家称作工程师的协会副秘书长席武生坐不住了,三分人工,七分天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原来,由于他从事的是测绘工作,经常要到野外搞勘察,因此他在找根时更注重象形。
“有一天晚上回家,我看到树上有只鸟一动不动,观察了几分钟,它丝毫没有反应,我很纳闷,于是便在路边找了根树枝试图惊动它,谁知,那只小鸟依然按兵不动,再仔细一看,发现它就是一根树枝……”于是席武生将树枝带回了家,而从其动态、体征来看,像极了一只衔着虫子的小鸟,于是命名为《小鸟衔虫》,后来该作品被英国人收藏。
之后的日子里,工作之余,席武生都会留意一些天然的根雕作品,他说,找到、雕琢一件根雕作品,固然是最高兴的事儿,但应在不破坏植被的情况下变废为宝。
记者在他的作品中看到,无论是大鹏展翅的雄鹰、抑或是曲折前行的灵蛇等,都透着大自然的气息。
会员们都拿出了各自最得意的作品,何双保也不甘示弱,拿出了一只置身于假山中的蜻蜓,该作品惟妙惟肖,在参加过的展会中屡屡获奖。
此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根雕协会名誉会长王安保的作品《愚公移山》、56个民族》也获得了无数好评;协会顾问李林的代表作《松鹤》、耄耋老人杜聚福的作品《NBA篮球赛》也以其传神的动态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而薛贵明的实用性作品——《茶具》等,也以其细致、敦厚的形象受到人们的赞誉。
对于根雕协会下一步的发展,几人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传承。其实他们这一代主要起个传帮带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爱好根雕的年轻人,参与到这一文化中来,大家互相交流探讨。同时,给协会“安个家”也是他们这些“寻根”人的又一心愿,有家后他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在一起交流了。
据了解,蒲县始终将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作为重点,从文化育民、惠民的角度出发,改扩建段云书艺馆,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实现文化资源信息共享,筹建文化产业展览交易中心,开发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草之灵”麦草画、红之韵”剪纸、山之魂”根雕等文化品牌。
同时,对于根雕文化的发展,蒲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王晓晖表示,抓内涵,努力开展根雕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抓规划,大力建设以根雕艺术为中心的主题设施;抓宣传,借台唱戏广泛参与区域文化对外推介活动;抓融合,着力推动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文/图记者 亢亚莉)
责任编辑:李甲
上一篇: 安泽:每年1000万元助力教育惠民工程
下一篇: 街头错别字 城市丢“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