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李静)伴着悠扬的古典音乐,12位身着汉服的年轻人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来,只见他们双手合十,虔诚地向着明月行跪拜礼……9月17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汉服祭月典礼在山西师范大学毓秀湖旁上演,汉服社的成员们“零距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共同庆祝中秋佳节的到来。
穿过灯笼摇曳、烛光昏暗的长廊,原本喧闹的凉亭顿时寂静起来,庄严的祭月仪式即将拉开序幕。月出之时,祭桌朝明月而放,扮演赞礼角色的长发女子站立桌侧,缓缓吐出“焚香祭月”,主祭、执事、参祭者各就其位。
随后,赞礼大声道:三上香。”一身淡雅装束的主祭表情肃穆,双手接过执事递过的三炷香,用蜡烛轻轻点燃,向月神深深叩拜,再将香插入香炉之中。如此三次过后,到了“三祭酒”环节,主祭将酒轻洒在席前地上……
“时维丙戌年仲秋,诚炎黄儿女,兴华名,复礼从德……”赞礼高声宣读完拜月祝文,主祭及参祭者依次拜月、上香,默默祈祷心中所愿。礼成之时,汉服社的12位成员整齐列队,庄重地再行拜礼,并向观众高呼“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受到现场气氛的感染,大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加入到传统游戏中,情侣们在三生石上刻上彼此的名字,祈求缘定三生;单身的学生系上红绳,期盼着天赐良缘;猜谜环节更是高潮迭起,猜错的学生懊恼不已,猜对的学生喜滋滋地捧着红灯笼,将蜡烛一一点燃。
原汁原味的中秋祭祀月神仪式,让传统与现实碰撞,得到了老师与学生的一致赞扬。筹划此次活动的山西师范大学汉服社社长、美术学院大二学生项东月有感而发:某次在寻找表演服装时,我无意中看到了汉服,并且大感兴趣。通过阅读大量史料,我了解到汉服并不单纯是古装,而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当我穿着汉服漫步街头时,不少人却误以为是和服、韩服。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缺失令人痛心,我希望借此次拜月仪式,唤起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喜爱,不能让民族文化日渐失落。”
华美的服饰、深厚的礼仪、灿烂的文化,让不少观者感到震撼与动容。汉服社成员贾琛激动地说:如今,传统节日越过越没气氛,文化内涵不受重视。祖先留下的优秀文化,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传承。重拾传统仪式,让汉服重回大众视野,使更多人意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责任编辑:李甲
上一篇: 中秋夜云量多 赏月时恐推迟
下一篇: 中秋明月歌会 本土音乐受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