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高考中,隰县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118人,实现5年五大步,中考达重点高中线201人,中高考成绩均名列我市东西山山区县前茅。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隰县全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丰硕成果。那么,隰县是如何走出一条创办山区县优质教育之路的呢?
整合教育资源 创办好每一所学校
隰县充分利用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学校建设项目,以县城学校标准化、农村学校标准寄宿制建设为主,目前,县城中小学校规模、轨制的扩大,办学条件的优化,已能满足全县自愿进城上学的学生在城内中小学就学,而且班容量不超国家规定,城乡学生均可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了校舍安全工程。从2008年开始,全县规划实施了31所校安工程项目学校的新建和改、扩建,实现了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把学校真正建成了最牢固、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二是改造了学校食堂。仅2012年就为9所学校新建、改建食堂3300平方米。新建全县首座标准塑胶体育场。三是新建了教师周转宿舍。2012年为5所学校新建了4095平方米的教师周转宿舍。为200余名住校特岗教师每人提供了一套35平方米的一厨、一卫、一室、一厅良好办公、生活场所。全省教师周转宿舍现场会在隰县召开。
2、进行标准化学校建设。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的基础上,隰县又向标准化学校目标迈进,以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为切入点,装备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2012年,为城乡学校分别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理化生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图书等教学设备。
3、实行免学杂费教育。作为国家贫困县,在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该县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又对普通高中所有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和住宿费,这些费用全部由县财政负担,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问题,实现了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免学费教育”,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公平的上学机会。
4、维护教育安全稳定。安全工作中,该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稳定工作理念,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狠抓师生生命财产“硬安全”和政治和谐稳定“软安全”,积极构建学校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维护全县教育和谐稳定发展。
5、实行精细化管理。为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精细规范的教育管理制度,提高中小学管理水平,推进全县教育规范、均衡、健康发展,该县教科局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于2012年编制出台了《隰县中小学(幼儿园)工作手册》。该手册共4部分15章161节11余万字,对全县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办学基本规范、基本要求、管理细则和评价体系做出了明确规定。
注重专业成长 培养好每一位教师
本着解决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矛盾的原则,该县着眼长远,结合实际,按需设岗,充分利用国家特岗计划,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自2009年到2012年,该县共招录了363名特岗教师和农硕生,同时,县政府为学校补充了57名教师,为全县师资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的力量。
1、开展学习型学校创建。该县教科局将学习型学校创建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从局长到通讯员,从一线教师到后勤人员,全员参与,全程学习,统一笔记,定期督察,为广大教师创设宽广的学习平台,从而养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首先是加强教师培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2010年以来,共培训教师8000余人次。
选派200余名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并聘请专家学者70余人次来隰县作专题培训100余场,切实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其次是组织教师考试。一是教师培训考试。从2012年开始,每年暑假教师培训后,要对参训的教师和教科局领导班子、业务股室成员进行培训考试。二是教师专业考试。
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每学年末,要组织小学教师随同小学六年级学业监测考试,初中和高中教师分别随同初三和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与学生同堂考试,促进教师养成钻研业务、自我提高的良好习惯。第三是开展为专任教师赠书活动。从2013年开始,该县教科局每年要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每人赠送一本教育教学用书,由教师自己挑选,教科局集中购买。2013年已为1000余名教师购置了价值5万余元的教学用书。
2、推进新课程改革。自2010年起,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该县教科局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并结合实际,确定了“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在全县推广。
3、完善教师激励机制。为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量和作息时间,积极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实施绩效工资制,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促进全面发展 教育好每一名学生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创新德育教育。从2013年开始,该县教科局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一十百千校园之星追梦系列活动”,即每年在全县各中小学开展一系列活动,评选十类“校园之星”学生,每类评选100名,全县共评选1000名,并将此项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抓手,建立长效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创建公平平台。该县教科局从阳光编班入手,创建所有学生公平受教育平台。在阳光均衡编班工作上,我县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起始年级新生,按照学生毕业成绩、男女性别等,以随机配位、均衡编班为手段,不分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严格控制班容量为总体目标,在县人大、政协、纪检委、家长代表的共同监督下,现场随机编班。
3、实行营养改善计划。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惠及广大学生的爱心工程,也是一项涉及范围极广的民生工程。从2012年起,按每年200天,每天3元/人的标准,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的学生提供蛋、奶、面包、肉食等营养餐。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营养补充,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讯员 马乐 张明星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尧都区加强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
下一篇: 临汾柔道小将 惊艳全国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