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记者查询国家公务员考试官方网站发现,截至10月23日8时,已有831208人通过了审核。每年的“公考”中,考生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群体,也是有着最多故事的群体。为此,记者走进我市考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公考”故事,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
“今年全国共招录两万多人,其中有6000多个职位专供应届毕业生报考,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啊!”应届毕业生张华一边哗啦哗啦翻着手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边告诉记者,“15号不是第一天报名吗?我就是那天上午报名的,这次考试有很多职位都要求必须是2015届应届毕业生,所以我选定职位后就马上填写了报名资料。”张华之所以毫不犹豫就选定了报考岗位,是因为在他看来,有了所学专业和应届毕业生这两项条件限制,竞争人数相对来说会少很多,“大家都是应届毕业生,知识水平相差不大,只要比别人勤奋一点,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进入面试。”和张华相比,另一位受访者王君的“公考”故事就比较漫长了。
2012年10月,王君还是一名待毕业的大四学生,当时身边的同学明显“三级分化”:考研、找工作、考公务员,而王君就站在考公务员的队伍中。“对未来就业没有明确规划,考公务员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反正还没毕业,即使没考上,再找工作也来得及。”报名结束后,王君买了一大堆资料回来,认真学习了一个多月后就走进了考场。让王君没想到的是,她入围面试了。“笔试是最后一名,估计考上的几率也不大。但我还是很兴奋,知道入围后就买了面试资料书,还认真准备了面试时穿的衣服。”幻想着“逆袭”成功后就能拥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王君每天都期待着面试。但结果却不像王君幻想的那样美好,由于笔试分差太大,面试成绩也不算太高,所以她的第一次公考以失败结束。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王君为第二年的考试做足了准备。“我参加了笔试培训班,学会了很多答题技巧。老师也针对我存在的问题为我制订了学习计划。”在长达一年的备考期间,王君每天宅在家里做题、写申论。“第一年考试才学习了一个月,第二年学了一年,这次应该没有问题。”王君满怀信心参加了第二年的公务员考试,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前三名入围面试,我居然考了第四名,感觉命运在和我开玩笑,很失落。”10月15日,王君第三次报名参加“公考”。登录、填写个人信息、上传照片、确认,报名结束。“这三年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备考,更是心态的历练。现在我不会那么急功近利,也不会那么浮躁了。”王君告诉记者,以后她不会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公务员考试上,“如果这次能顺利考上,我一定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如果考不上我也不会像去年那样难过,除了公务员,我还可以从事其他很多职业,没有必要为此浪费自己太多时间。”在王君看来,三年备考公务员的过程让她学习了很多知识,也让她养成了静下心学习、看书的习惯,带着这样的习惯,她相信即使考不上公务员,她也能够收获到一份好的工作。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众多考生中有大部分考生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这部分考生大多数都是已经工作多年,或是早已成家生子,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无暇再像上学那样能静下心学习,所以考公务员对他们来说只是多给自己一次机会,重在参与。
记者荀丹薇
编后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良好的心态往往是成功的一部分。国家公务员考试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历来以其难度大、竞争激烈而著称,其实广大考生不妨和王君一样,把公务员考试当作一次心态的历练。只要保持自信,调整考前心态、强化考前复习,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
责任编辑:付基恒
上一篇: 庆丰收 唱大戏
下一篇: 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