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飘香 年快来了

2015-01-21 20:59: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进入腊月,腊八节转眼就到。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传统的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在这一天,素来有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那么我市的市民如何准备过腊八节呢?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难忘腊八粥

   “我小的时候就没有喝过腊八粥,那时候家里比较穷,记忆里的腊八节一直都是有钱人家的节日。只是后来生活条件慢慢好转之后才开始每年都熬制腊八粥。”家住科委巷62岁的刘大妈告诉记者,现在她依然会在腊八节的时候熬制腊八粥,而且还会让儿孙们继续传承下去。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老年人比较热衷于过腊八节、熬制腊八粥,但是偏年轻一点的人们对于腊八节,却大都成了儿时的记忆。

    35岁的徐女士回忆,小时候很是期待腊八节的到来,因为每到腊八之时,都会喝到香甜可口的腊八粥。但是现在基本上不会刻意的在腊八节当天熬制腊八粥了,现在几乎每天都要喝米汤,每次熬米汤时各种豆类都会放很多,有时候还会放一些枣、果脯之类的东西,相当于每天都在喝腊八粥。所以腊八节当天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了。”无论是腊八节当天的刻意熬制,还是日常饮食的无意为之,人们对于“腊八粥”总是那么的热衷青睐。

    腊八粥的由来

    腊八粥从何而来?《尧风遗韵》一书中记载了几种腊八粥的来历:一说,佛教祖师释迦牟尼出家修炼时,因饥饿晕倒在地,被一牧女所救,她用身上的杂粮加以野果用河水煮成糜烂的粥,释迦牟尼食用后精神大振,终于在腊月初八得道成佛。二说,古时有一年,江苏大闹灾荒,常州天宁寺的老和尚用煮有豆米、果菜的“合成粥”救济灾民,这天正是腊月初八,腊八节是为纪念老和尚而来。三说,朱元璋小时候家境贫寒,有一天在破庙中饥饿难耐,刚好一只老鼠从其身上爬过,顺着老鼠踪迹在鼠洞中找到了不少杂粮和野果,便用砂锅熬成粥饱饱地吃了一顿。那天刚好是腊月初八,在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便设“腊八节”以怀念当日的“救命之粥”。

    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中记载: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为什么民间吃腊八粥经久不衰呢?因为腊八粥用五谷杂粮与果脯煮熬而成,外用核桃仁、杏仁、花生、葡萄干以及红、白糖作点缀,色味俱全,绵软香甜,不仅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活血的药物作用和保健功能,是冬令最佳滋补食品。

    最爱腊八蒜

    据《临汾民俗考析》一书中记载,“腊八节,临汾一带,民间还要用醋腌蒜,名曰腊八蒜。这天,将去皮洗净的蒜装入瓶或罐中,倒入食醋,封闭严实,每七天摇动一次,21天后启用,其辣滋浓郁,蒜香诱人,色泽鲜绿,是一种美好的调味食品。”“我每年都会在腊八这一天腌制腊八蒜,到除夕吃饺子的时候,倒上点腊八醋,再将蒜瓣捣碎配上佐料,可谓是饺子的最佳搭档。腊八醋又辣又酸,腊八蒜还略带甜味,吃起来十分美味。”48岁的赵女士说,听家里老人回忆,腊八蒜还有另一种做法。

    将整颗蒜泡进水中,过段时间就会长出蒜黄,吃的时候在接近根部位置剪掉,它就会像韭菜一样一茬一茬地往出长;这种蒜黄无论是作为炒菜的配料还是凉菜的伴侣,都不失为一道绝佳的美味。

    在采访中,很多市民都表示近期将会购买或已经购买了蒜和老陈醋,“腊八蒜”开始飘香,年味就浓了。

    记者弓佩玉 见习记者杨杰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