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郭秀婷) 今年3月3日是第1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安全用耳,保护听力。”在纷繁的城市里,人们从出生到中老年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用耳问题,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呢?3月1日,记者连线市残联康复科副科长张扬,他答疑解难用耳知识,让你的耳朵由“愚耳”变“聪耳”!
儿童耳毒性药物是最大“元凶”
6岁的小小是襄汾张女士一家人的宝贝女儿,但小小近两岁时还不会说话,家人都以为她说话迟,可3岁时小小还不会说话,这时家人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跑遍了各大医院,医生告诉张女士,由于孩子注射过庆大霉素,被确诊为耳毒性药物致聋。
对此,张扬提醒年轻的父母应注意保护宝宝的听觉,一些传染病或发高烧致使内耳受到损害是造成儿童耳聋的常见原因。另外,孩子患病期间,要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此外,噪音也不可忽视。若发现孩子有异常症状,应及时治疗,一旦确认为耳聋,应到正规地点佩戴助听器。
青少年生活坏习惯成为隐形“杀手”
我们经常看到,街头巷尾涌现音乐达人,身穿潮牌,耳戴“音响”,以减轻学习及工作中的压力;由于特定的工作性质,在噪音较大的工厂上班,使得下班后耳朵还嗡嗡作响;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不少人 对用耳卫生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不专业的掏耳可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导致患上中耳炎。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导致听力下降。
张扬教您如何预防听力下降。爱听音乐的朋友,在选择耳机时应注重品质,高品质的耳机,声音的杂音较少,对听力系统起保护作用。切记不要将音量调得太大,戴耳机时间控制在1—2小时内。预防噪声性耳聋首先要防止疲劳的发生。一般情况下,85分贝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85分贝以上则可能发生危险;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对于爱干净的朋友,最好不要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损害耳膜。耳道奇痒难忍时,可以用棉签蘸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
老年人老年耳聋助听器来助阵
家住尧都区扁担巷的王大爷今年70多岁了,几年前,他的耳朵就开始听不清。
看电视声音调得很高,外出时,由于听不清别人说话,就连过马路也听不到汽车的鸣笛声,他变得孤僻,不愿跟人交流,反应也慢慢迟钝了。
张扬告诉记者,老年性耳聋虽然属正常生理范畴,但合理预防还是可以明显延缓内耳的老化。随着老龄人口的增长,对老年性耳聋的预防已是燃眉之急。首先要保持心情舒畅,还要注意慎用耳毒性药物,要多与他人交往、多动脑、多动手。老年性耳聋最佳的听力康复手段是在正规的医疗机构选配适合自己的助听器,从而延缓衰老的到来。
责任编辑:王晓娜
上一篇: 读帖的重要性
下一篇: 活泼手绘图秒懂做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