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爱民 霍慧芳
这张泛黄的老照片,在时间的冲刷下愈显珍贵。
照片里的远处,苍松翠柏错落有致,高耸入云的飞虹塔屹立在树木丛中,像一位凝重深沉的老者,凝视着这世间的芸芸众生。近处,林徽因站在中间,着一席素色的旗袍,将头发随意地挽起,浑身上下散发着温婉优雅的气质;梁思成站在林徽因的左边,斜挎着包,浅色渔夫帽下藏着一张因常在山林中奔波而晒黑的清俊脸庞;最右边便是梁氏夫妇的好友费慰梅,她是美国人,研究中国建筑的美国学者,亦是美国汉学大师费正清的夫人。
但是,这张照片外,还有两位主角。
一是美国汉学大师费正清,他是美国籍,历史学家、汉学家,他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他的著作大部分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二是广胜寺住持力空法师,力空法师曾在旧社会,三任区行政长,三任县长。后来看到反动政府的腐败,再加爱子夭折,便看破红尘,决意出家为僧。出家后,他不单单咀嚼经书,更痴迷于文学大家的诗歌文赋,对文字也有极深厚的研究。1936年的2月,力空和尚原计划去西藏拜佛,后因其他原因未能去成,便回到广胜寺。次年二月,广胜寺原住持波罗大师圆寂,在地方官绅和护法居士们的力荐之下,力空和尚接任了广胜寺住持。
那是1937年6月的一天,力空法师外出传法,回来已是傍晚时分。监院和尚跟随力空法师走进客堂,等不得住持坐稳,就连忙汇报今日发生的古怪事:“今日晌午时分,有两男两女骑着骡子来了寺院,其中一男一女是外国人。他们说是要在咱们这儿看看古建筑,还带着一些说不上名字的测量仪器、照相机等,他们还拿着一封介绍信,介绍信上说他们是北京营造社的,我才不管他‘营造社’不‘营造社’,就把他们都打发走了。”力空法师抬起胳膊,用袖子拭了拭额头上的汗珠,笑了笑。毕竟,自从一年前,蒋唯心的一篇论文道出了《赵城金藏》的秘密之后,各界人士开始对《赵城金藏》,乃至整个广胜寺都虎视眈眈。
最初是日本文化研究所的人蠢蠢欲动,几次派人秘密前来想要购买《赵城金藏》,甚至把价格都提到了两千银元,但力空法师都不为所动,坚决拒绝。又没过多久,蒋介石派第十四军军长李默庵前来,美其名曰:日本人出钱购买未遂,恐其仍不死心,会前来掠夺,为了保护《赵城金藏》,且由国民党的人运往西安,妥善保管,也可保广胜寺一方的安宁。但,无论何人前来,力空法师都没有交出《赵城金藏》。《赵城金藏》被多人盯梢,力空法师常常因梦见被盗而半夜惊醒,于是派人悄悄地将其从下寺转移至上寺飞虹塔内封存。
经历了这种种的不安生,力空法师对监院和尚的做法完全理解。但又转念一想,突然想到了什么。他让监院和尚把介绍信拿出来,仔细一看,先是面露惊色,然后对监院和尚说:“我前一两个月就听说梁思成、林徽因一行人来山西探寻古建筑,我心里就寻思根据他们对古建筑的痴迷,定会来广胜寺走一趟,没想到今日来了,你却误将他们赶走,这实在是大不敬啊!”
说罢,力空法师起身就往山下走去,监院和尚跟随其后。山路崎岖难行,在山下,力空法师每碰见一个行人都焦急地拉着人家的袖子问:“可有见过两男两女骑着骡子住在哪里?”二人一路打听询问,不知是天热还是心热,力空法师的汗从额头上一颗一颗地往外蹦,终于打听到梁思成一行人停留在了道觉镇一家旅店休息。
力空法师径直到了那家旅店,见到梁思成、林徽因后,先介绍自己是广胜寺住持,仰慕几位大家已久,然后连连鞠躬致歉。力空法师脸上的神情仿若“他乡遇故知”一般欣喜,激动地说:“你们来考察古建筑,听我的,住到下寺寺院的客堂里吧,这样测量、研究起来也更为方便。”林徽因对这一提议很是赞同:“这些天我们就住在寺院里吧,我也体验一把出家为尼的生活。”
在客堂将一行人安顿好,夜色已深,力空法师对两位大家一见如故,开始畅聊两位大家的文学作品。谈到林徽因的作品《你是人间四月天》,力空说:“世人一说这是你表达感情的诗作,另说这是你为儿子的出生而作,表达儿子出生的喜悦和对儿子的期望。我却认为这是你对人世间的参悟,轻风、云烟、星子、细雨、百花、圆月、白莲,无一不是这世间美好之物,心中有善,方能有此才情。”说着,力空法师情不自禁地读出其中诗句: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
林徽因慵懒地斜坐在木凳上,咯咯地笑了几声,抬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接着,有腔有调地背起力空法师的诗作来:
汾河曲处是君居,气贯凌云石鼓书。
永福铁门难示限,太阳初出照吾庐。
石上西坡翰墨林,霍山相对豁胸襟。
花开当见谁园好,史笔莫如司马生。
力空法师不禁瞪大了眼睛,他万万没有想到,誉满天下的女诗人竟记得自己的诗作。林徽因接着说:“不知法师这‘石上西坡翰墨林’讲的是哪位大师呢?我若能见上一面果真就不虚此行啦!”力空法师也来了兴致,介绍道:“这是西坡居士李圣瑞,是我的姐丈,也是我的好友。早年他一举考中县官,只可惜天生耳背,不能胜任,便一直教书。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书法家,字体融合了篆书和隶书的特点,十分特别。”说到这里,林徽因便坐不住了:“哪里有他的真迹?我必须见上一见,否则我今晚定是睡不着了。”力空法师说道:“走,上寺大雄宝殿廊下便有一块碑,我带你们上去看看。”
力空带着一行人打上灯笼就往山上走。路上,力空法师说道:“我素爱文学,对两位大家的作品更是品读甚多。”说起梁思成在《大公报》上发表过的关于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师的报告,力空法师称赞梁思成是中国建筑史上开天辟地的第一人……
来自文人间的惺惺相惜,使夜晚显得格外清幽。
到了上寺,林徽因看到那块碑,先是称赞:“太棒了,写得太好了,有机会我定要去拜访一下这位大师。”然后翻出照相机,拍了数张照片,方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林徽因看着侃侃而谈的力空法师。力空问道:“林先生,你在想什么?”
林徽因倏地回过神来:“师父如今多少岁了?”
力空答道:“我如今已年过半百,五十又五了。”
林徽因接着问:“师父已经这般年岁,是如何做到如少年一般容光焕发、步伐矫健的呢?我这次出行中,对各处环境状况的不适应导致身体更加孱弱,思成君也因早年骑车摔断肋骨而落下病根,长途跋涉让他的身体雪上加霜。”
力空法师笑了笑说:“明天我且用我的‘养生秘笈’招待你们一番,你们自会知道答案。”
次日,力空亲自下厨,做了一盘家常豆腐和一碟醋泡花生。林徽因看着这实在不能再普通的两道菜,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力空法师介绍:“这豆腐是用广胜寺纯净的山泉水磨制而成,入口细嫩滑腻,十分可口;醋泡花生,陈醋酸爽,花生香脆。这两道菜便是我师父传授于我的养生秘笈。”听了力空法师的一番话,这一餐饭下来,花生竟颗粒未剩……
勘察开始了,按常规是该从山门主殿一一测量、调查,但飞虹塔太震撼了,林徽因的诗人气质使她的率性劲上来了,她不由分说,拽着梁思成和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径直到了塔院,她围着飞虹塔左三圈右三圈,转了一圈又一圈。林徽因像小孩子似的,指着飞虹塔,把塔身上砖砌的莲瓣、花卉、龙、凤、金刚力士、童子、菩萨、仙人等数了个遍,惊呼道:“你看那,龙鳞凤爪突起,跃跃欲飞;金刚力士威风八面,佛陀菩萨衣袂飘逸,和尚憨态可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林徽因着急地说:“咱们快到它的‘肚子’里看看。”
进入飞虹塔内部测量时,力空法师亲自提着灯笼在前面引路,梁思成一行人跟随。塔内阶级每步高约六七十厘米,宽十余厘米。墙上留下的小砖孔,可容两手攀扶及放烛火。力空法师每上一级台阶,将烛火点燃,然后转过身来将梁林夫妇等搀扶上台阶。走上逼仄的楼梯,战栗之余,林徽因说道:“之前所见的佛塔内台阶都呈旋转式,直立即可走上去,飞虹塔内的台阶却呈‘之’字形,攀爬之时,必得手脚并用,向下层的佛像行‘五体投地’的大礼,以示对佛的敬意。”观察之余,林徽因不由得赞叹设计者心思之巧妙。
梁思成、林徽因住在下寺,七月的客堂,蚊虫喧闹,力空法师将自己榻上的蚊帐取下来,拿到客堂,将蚊帐仔细地挂在梁氏夫妇的床榻上。广胜寺所处的位置山高风大,昼夜温差大,林徽因晚上整理资料,屋外凉气逼人,不幸染上了风寒。力空法师从开药方到熬汤煎药,亲力亲为,林徽因很快痊愈,没有耽误出行的进展。
夜里,林徽因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眠,眼前浮现出力空法师领他们登塔的样子、为他们介绍这里的历史的自豪面容、在火炉前熬汤煎药着急的神情……这些如兄长般的关爱让林徽因不禁眼眶湿润。这几天,得空便看力空法师所编纂的《霍山志》,法师将这霍山的名胜古迹、山川形势、历史沿革等充分融合,分门别类,十分清晰。虽遁入空门,他不死啃经卷,不辞辛劳,撰成此书。这种对佛法的领悟和对文学的痴迷令林徽因钦佩。林徽因翻了个身坐起来,拿出纸笔作画,在暖黄色的灯光下,力空法师的人像活脱脱地跃然纸上。现在上寺前佛殿力空法师的塑像就是照着林徽因的这幅素描画像,用铁铸造成的。
梁思成一行人临行告别时,林徽因将画像赠予力空法师,力空法师也早早地备好了赠礼:“路途遥远,豆腐带不了,一坛陈醋是道觉镇一位酿醋的居士赠我的,你们且带上吧,可以吃长时间的醋泡花生了。”
广胜寺测量时间不长,但力空法师与梁氏夫妇仿佛已是相交多年的老朋友。相见时难别亦难,感性的林徽因眼里泛着泪花,她对力空说:“等我们任务完成,我们夫妇二人就来广胜寺,吃斋念佛,做您的弟子。”
力空法师也笑着回应道:“佛教多一个佛教徒,世间便少了一位建筑学家和诗人,这样很不划算啊!”
林徽因提议大家拍一张合影留作纪念,力空法师接过费慰梅手中的相机,开玩笑说:“我们这里有一句俗语‘宁落一村不落一户’,费正清先生正忙着收拾行李,我们不等他出来就拍照,他不会捏咱的鼻疙迨吗?”力空法师说完,大家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力空法师接着说:“等他出来咱人齐全了,再照合影。我先给你们3人照一张,练练把式。”
聪明绝顶的梁氏夫妇也看出来力空法师淡泊名利,是在找个借口推脱,也不再做勉强。以致如今留世的那张照片中只有梁思成、林徽因及好友费慰梅三人。
林徽因返回北平之后,没过几天,便将自己带回的一坛醋送给了冰心。有人说,是因为林徽因与冰心是同乡,二人在文学方面互相欣赏,林徽因看了冰心发表的《我们太太的客厅》之后,非常喜欢文中营造的那个愉悦、淡雅的“客厅”氛围,所以将自己带回来的特产赠给冰心;也有人说这是两大才女之间的暗自较劲,林徽因看出冰心是在用“我们太太”来影射自己,加以嘲讽,于是也不示弱,将一坛陈醋送给冰心,暗指冰心“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谁知道这究竟是何种缘由呢?远去的大师们也将心底的秘密一起带走,为世人留下了诸多的谜团。
也许这种神秘就犹如飞虹塔一样,飞虹塔的背后也有众多专家难解之谜,也正是因为这种神秘才引起人们的兴趣,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多元。
对古建筑的这次研究,促成了力空法师和梁思成、林徽因的深厚友情,梁思成后来托董寿平(洪洞县籍,当代著名写意画家、书法家)给力空法师捎来两封书信。
早年,梁思成初次到晋南考察古建筑时,曾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的吴瀛,介绍梁思成到临汾找董寿平,董寿平热情接待,骑上自行车陪他们到处去转。随后,董寿平又陪同他们到晋南各地考察,并安排梁思成住在董家,考察周围的古建筑。
梁思成托董寿平捎来的信中除感激力空法师之言外,还说道:“国人只知藏经之可贵,而不知广胜寺建筑之珍奇。明应王殿的壁画,和上下寺的梁架,都是极罕贵的遗物,都是我们所未见过的独例,非常值得研究,若还有机会定会再次前往观摩。”力空法师在回信中很自豪地介绍广胜寺的历史、建筑等相关讯息。可能,这些资料与广胜寺得以成为全国首批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也不无关系吧!
力空法师的徒弟回忆,师父住的客堂中一个壁柜里放着两个长生牌位,上边分别写着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名字,逢初一、十五师父必会焚香祷告。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一天,力空法师从客人的谈话中得知林徽因逝世的消息,于是把放在壁柜里的一个长生牌位拿到广胜寺的大雄宝殿,依据佛教的礼仪焚烧。他对着天空念念有词,香炉里最后一缕烟升起,林先生也在力空法师护送下慢慢远走。(完)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