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博物馆:一场让文物“活”起来的文创联展

2020-08-25 08:44: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秋兰飘香,秋意渐浓。

  因一场盛会,临汾博物馆变得热闹非凡。8月18日,来自我省20余家博物馆及各文创开发单位的数百款文创精品,在临汾博物馆内特设的1072平方米文创展示区惊艳亮相,讲述着山西文物“活起来”的故事,展示出我省文创产品的魅力。

  上午10时许,在临汾博物馆举办的山西省博物馆协会文创产品与市场推广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结束后,展馆开放。早早在外等候的观众经安检后鱼贯而入,奔着一层展馆径直走去。LED屏上显示的“山西博物馆协会文创联展”格外醒目。

  文化创意产品,简称文创产品。我省拥有数量众多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馆藏资源浩如烟海、美不胜收。如何让丰富厚重的馆藏资源走出“深闺大院”,与新颖的创意理念和智慧灵感完美结合、喜结“良缘”,碰撞出绚烂多彩、不一样的“烟火”,此次文创联展完美地突出了这些特点。

  “哇,这也太逼真了吧,真没想到是拿精炭做的!”在中国煤炭博物馆展位前,刚走进展厅的陕英涛被眼前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狗”震撼到了。用精炭制作而成的“小狗”,毛发根根分明、乖巧可爱。今年11岁的陕英涛是临汾博物馆志愿者,听到文创联展在此举办的消息后,第一时间“通知”了爸爸妈妈。沿着展区路线,陕英涛一路走走停停拍照、录像,兴奋至极。

  “快看,这是拿什么做的呢?”行走至山西博物院展位前,陕英涛一边示意同伴驻足观看,一边仔细端详。只见一款台灯由无数张刻有“晋”字图案的剪纸作品组装而成,通体散发着耀人的光芒。工作人员段志远介绍,这款“晋味儿十足”的台灯是他们开发的“铜”趣童乐系列,灯身采用“晋”字纹样剪刻而成,在赋予美感的同时,悄然传递着传统文化之美。而被围观最多的当数该馆的“愤怒的小鸟”,一款由馆藏商代青铜器鸮卣演变而来的“萌萌哒”藏品,因造型酷似“愤怒的小鸟”,而被誉为“文物界网红”。

  除此之外,山西博物院还带来了“翰墨丹青”“青铜华彩”等系列产品,展品类型多样,既有博物馆特色馆藏的复制品,如青铜、陶瓷等陈设品,又有在提炼自身文化元素基础上研发的各类日用品,如:台灯、水杯、茶具、丝巾、雨伞、图书等。

  风格各异的文创产品看得人心潮澎湃。观众齐睿聪在一番浏览之后,将目光锁定在了运城博物馆的一把竹骨折扇上,正面文字取自馆藏郑辅行书“古诗二首”中堂,反面文字取自于右任草书“清思高情”联。“看到它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书法很有特色,文字内容很符合当代人的审美,然后材质、工艺也都很不错,我很喜欢。”看到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的齐睿聪有感而发:“通过这次展览,‘躺’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似是从古代走向了现代,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拉近了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了。”

  徜徉其间,来自全省各个博物馆里的文创产品争奇斗艳,让人流连忘返;来自我市各文创开发单位的优秀作品也令人大饱眼福。时尚与传统相结合的平阳窑,做工细腻、色彩鲜艳的人物面塑,完美展示指尖文化的晋绣等,均给人以美的享受。

  “阿姨,展览到什么时候?我还要来。”临别时,陕英涛恋恋不舍地询问。“本次联展于8月25日结束,大家可凭身份证领票参观。”临汾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孙宗林 亢亚莉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