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拖延症”,我们该怎么办?

2013-11-12 08:47:0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祁欣)“文件改天再整理,现在还有时间,咱们去上街吧!”不急不急,还有半个小时才上课!我再看十分钟动画片。”三个月后才考试,我最后一个月再突击学习也不迟。”类似这样的话语,也许大家在生活中总会听到或者也曾说过。恕不知,现实生活中这种拖拖拉拉的现象在心理学范畴中属于“拖延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曹昌平表示,有拖延症的人总是在做事时经常拖拖拉拉,心想着反正时间还多,对于本应马上解决的事,非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做,而且还把自己忙得焦头乱额,同时当事人的心理还承受各种不良的情绪(如心急、不自信、抑郁、疲倦等)。但日积月累,拖延症”特别影响个人发展。

现在网络非常流行的一曲英文歌《拖延症之歌》,翻译出的中文歌词中突出反映了人在生活中的拖延现象。在谈及歌词大意时,有很多人认同自己或多或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症”。据曹昌平解释,其实多数人的“拖延症”归结于自身的懒惰性。拖延是一种自我防卫的结果,防卫的正是自身内在的心理对于某事的恐惧。

那么生活中,市民又该如何预防克制自己的“拖延症”呢?

曹昌平建议,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可以将索要办理的工作把最终日期写下来,时刻提醒自己。对于特别重要的事情,可用重点符号做标注。以便于时刻提醒自己。对于工作可分出轻重缓急,重要的马上做。时刻提醒自己每天早上至少完成一件最不想做的事情,其余工作就会在轻松的心态下完成。对于复杂工作可以系统分步骤去做。最终要的是对于工作或生活计划不要变来变去。一旦自己制定了计划,就严格遵循它。在制定的计划中,如果自己按时完成可适当地给自己鼓励,以便于良好习惯的持之以恒。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