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刘玉林 赵俊堂)4月24日至27日,八路军学兵队革命文物捐赠活动在上海举行,82件革命文物开启“回家”之旅。部分学兵队员的亲属、后代,临汾市委宣传部、市博物馆负责人出席捐赠仪式并座谈。
八路军学兵队于1937年11月至1938年2月由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在尧都区刘村创办。600多名来自沦陷区的青年学生在这里接受专业培训后,分赴八路军、新四军、山西新军、各抗日组织和延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非凡贡献。电影《底色》即取材于八路军学兵队历史,被列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展映作品”。
捐赠活动期间,市委宣传部、临汾日报社、临汾广播电视台和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记者先后走访了张蓉、俞芷蒨、杨红、张小滨、张建儿、何晓鲁、周卫东、方晓虹、方晓云、陈枫、王建新、王海等八路军学兵队员的亲属、后代和《游击队歌》创作者贺绿汀的女儿贺元元,为82件革命文物实物、47件电子档案办理了交接手续。
座谈会上,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讲话,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八路军学兵队革命文物陈列展筹备情况,八路军学兵队成员的后代、八路军研究会会员王建新介绍搜集、研究、整理、捐赠八路军学兵队革命文物的过程。
会议强调,捐赠革命文物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必将为临汾增添新的红色标识、加注新的红色印记、注入新的精神动力。这次活动是八路军学兵队革命文物回归的开端,临汾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红色资源的发掘、保护,深化对文物史料的研究、阐释,办好八路军学兵队革命文物陈列展,讲好革命故事,弘扬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为推动临汾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
会议指出,临汾是根祖圣地、华人老家,“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这次活动也是革命文物的“回家”之旅,诚邀广大八路军学兵队成员的后代到临汾“寻根·铸魂·悦生活”,寻精神之根、铸奋进之魂,与古都平阳400万人民一起“爱临汾·赢未来”。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