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15个非遗项目申报国家级

2013-11-13 21:30:2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卢凯)文化部关于推荐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以来,我市各非遗项目报名踊跃。11月13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任江波将经过精心筛选、论证、评审的15项非遗项目赶赴省城太原进行申报。

记者了解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抓手,可以使我国有限的行政、财力资源得到科学利用,有利于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抢救、传承、传播,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高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按照规定,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非遗项目必须已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还要符合“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具有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重大影响;在一定群体中或地域范围内世代传承、活态存在”这些硬性条件,在对上报项目进行筛选、审核、论证后,我市精选出15项非遗项目参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据任江波介绍,随后,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将组织专家对各市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筛选、论证、评审,最终确定我省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平阳麻笺传统制作技艺、贾氏乌金散制作技艺、蒲县朝山会、吉县唢呐、浑身板、小米醋酿制技艺、赵氏孤儿故里的传说、襄汾关梁氏膏药、洪洞重八席、洪洞金鼓乐、楼村中医世家—胃灵散、洪洞北羊农耕社祭、晋南古建筑营造技艺、剪刀面制作技艺、响铃高跷,这15个项目都已经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保护的同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在全省都享有极高的声誉。”任江波说,吉县唢呐曾经亮相上海世博会,让全世界的游客都领略到了壶口瀑布的雄浑奔放和临汾非遗项目的深厚文化内涵;曾经获得全国“群星奖”的翼城浑身板,还在央视《我要上春晚》的舞台上一展雄姿;平阳麻笺传统制作技艺更能拨开历史的迷雾,让人触摸平阳作为金元时期雕版印刷重镇的往昔辉煌;秉承古法酿制的小米醋已经走出山西,产品远销国内各省市。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