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文物藏品达5000余件

2013-12-12 20:04: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张春茂)12月12日,记者从尧都区文物旅游局获悉,尧都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文物普查登记表格情况显示,临汾市博物馆、尧都区博物馆等4家单位共有文物藏品5000余件。

尧都以其悠久的历史闻名于世,丰富的文物资源更是不计其数,那么可移动文物究竟有多少?目前,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在全面进行中。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范围是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所收藏保管的国有可移动文物,包括普查前已经认定和在普查中新认定的国有可移动文物。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人员收回的普查登记表共有四个页面,不仅填着所普查单位的详细信息,是否有国家认定的文物情况,表中还对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进行了详细分类。这次普查主要包括七大类:1949年(含)以前,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还有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此外,还包括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由博物馆、纪念馆收藏登记的1949年后的藏品;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范围的作品,以及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

在调查登记表中,每一项分别列出了所包含的内容,以便普查员及所普查单位人员对照登记。在调查登记表中可以看到,所涉及的可移动文物包括刺绣、碑刻、古代钱币、砖雕、契约、牌匾、家(族)谱、账簿、布告、证件、证书、剪纸、风筝、皮影、古代生产生活用具、标语、漫画、邮票等。所调查的不少文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不少文物还可以在民俗展览馆及生活中所能看到。

据了解,这次尧都区参与普查的人员在普查前均接受了市文物局在曲沃举办的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班,系统学习了可移动文物专业知识、一普”的标准规范、摄影等技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尧都区人民政府及尧都区文物旅游局分别成立了领导组,对普查登记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

该局普查人员介绍,尧都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此次普查自2013年9月1日开始,截至目前,共普查国有单位710家,发放表格2130份,登记反馈率达100%,其中尧都区321家,发送表格963份,市直单位389家,发放表格1167份。从普查登记表格统计,临汾市博物馆、尧都区博物馆等4家单位共有文物藏品5000余件。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