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荣膺“国家卫生县城”称号

2014-01-08 08:20:5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通讯员 孔小平 李安安)  日月开新元,槐乡传佳音。日前,从全国爱卫办传来喜讯:洪洞县获“国家卫生县城”荣誉称号,成为全市2011——2013年度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城。

为优化发展环境、创新社会管理,洪洞县从2011年开始,在全县广泛开展“六城同创”活动,力争在3年至5年内,建成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明县城、国家平安县和省级环保模范城。

该县从全面改善民生和增进群众福祉的根本点出发,做出“六城同创,创卫先行”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建立和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分级负责、部门协调、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创卫工作新机制,形成“上下合力、城乡联动、部门协调、全民参与”的全社会“同频共振”新格局。副县级领导每人包一条街,定期不定期上街现场办公,解决包管街道个性问题。每周二定时召开创卫例会,集中解决各类共性问题。县纪委与县创卫指挥部联合组成工作督查组,每天上街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通下达、现场督导解决。县电视台专门开设“创卫不文明行为曝光台”专栏,坚持每晚进行跟踪报道,形成强有力的创卫工作新态势。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市政基础设施、县城面貌彻底改观,环境治理及城中村整治成果斐然,“升级版”洪洞县城跃然显现。

该县投资13.8亿元,优化升级基础设施。先后实施了城市主干街路建设工程,形成了“六纵六横”城区道路基本框架。投资5.6亿元,实施了城市集中供热、天然气入户等市政工程,县城建成区热化率达到82%、气化率达到60%。优化升级排水设施,城区下水管道管网覆盖率达到了87%以上,污水全部实现了暗管(沟)排放。新建、改建城区公厕32座,建成垃圾中转站6座,城区公厕、垃圾处理覆盖率均达到100%,垃圾密闭清运率达到100%,城区清扫保洁率100%。投资1000万元,增设路灯800杆、增设光源4000套,使城区路灯增加到2245盏、光源增加到6500套。

该县通过一系列集中整治行动,清除县城“牛皮癣”小广告30余万处;改建3个小型农贸市场和2个专业市场,彻底取缔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整治商铺牌匾广告12000余块;在城区主要街道规划停车位3200余个,所有车辆停车入位,车头全部朝外。精心制定和实施了一整套县级小餐饮准入标准,大到顶棚装修材质,小到垃圾桶的摆放位置都进行了详细规定,共整治小餐饮293户,打造了晋家巷“餐饮示范一条街”。

环境治理方面,该县先后淘汰关闭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260家,在8家规模以上企业的26个点位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处理率、达标率和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均达到100%。投资1600余万元,新增绿地面积19.82万平方米。城区绿化面积达到580.9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2平方米。投资1.11亿元,建成了占地60亩、日处理污水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1%以上;投资1.01亿元,建成了占地297亩、日处理垃圾360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投资180万元,安装了城区道路噪音监控设施,环境噪声平均值低于49.5分贝;实施了县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达标率100%;重点工业污染源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率达到100%,被评为“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突出县”、“全省县级污水处理厂考核评比第一名”。

该县在城中村掀起“卫生革命”,坚持“发动群众、强化指导、针对问题、分类施治”的治理原则,强化城中村创卫工作,10个城中村全部配备专职保洁人员,环卫设施齐全、管理制度到位;自来水普及率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100%和80%以上。实现了垃圾100%日产日清、卫生厕所无害化普及率达到82.6%、所有城中村已全部创建成为“省级卫生村”。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