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青少年 情洒黄土镇

2014-01-09 08:57:51 来源:临汾新闻网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事业。

作为镇党委书记,我始终坚持把关心下一代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围绕大局,立足农村,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提高认识,夯实思想基石上任之初,我及时召开镇班子会议并对全镇村委、学校、工矿企业逐一进行走访,并召集全镇的“五老”人员进行座谈,使全镇上下都能够认识到关工委工作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委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为关工委工作的开展“修桥铺路”。

二、健全班子,夯实工作平台按照“选好一个班长,配好一个班子,建好一支队伍”的要求,我与镇党委一班人狠抓了镇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和村级网络化管理。一是认真选好“班长”。通过整体了解分析,党委明确了由组织委员宋志民主抓关工委工作,为选好镇关工委主任,我们多方物色多次盛情邀请,任命黄土镇原副镇长袁兰生担任镇关工委主任,这位老同志在干部和群众心中具有很高的威望,使关心下一代工作受到在职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也得到有关部门的配合与协办。二是调优配齐“班子”。我同镇党委一班人,花了近一个月时间,逐户走访,从离退休干部中请出有威望、有爱心、有奉献精神的“五老”同志20余名,充实到镇村关工委班子中,积极发挥他们在政治、经验、知识、威望上的优势。三是建立健全“网络”。在全镇11个村委会和学校建立了关工委组织,在组建村级关工组织时,我们要求党政领导包片、办点干部包村、责任到人,将组建工作的好坏纳入到干部年度考核,通过扎实工作,在全镇形成了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坚强有力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网络。

三、排忧解难,推动“关工”发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是一句空谈,因此学校就成为关工委工作落实推进的最佳阵地之一。我们对全镇的中、小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对于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摸排。由于黄土镇11个村委分布较散,路途较远,且由于今年遭遇罕见暴雨,部分山路出现坍塌中断等各种隐患。我们要求学校对学生的食、宿、行必须及时加以落实解决,务必保证学生能安全、安心地的学、食、宿、行。

县委、县政府高屋建瓴为隰县指出了农村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突破口—— —发展“中国梨王”玉露香。鉴于部分村民思想保守、技术落后、资金不足等问题,我们积极联系动员全镇“五老”,逐村逐户进行动员,帮其排忧解难,解决后顾之忧。在“五老”同志说服与多方沟通后,我和镇长带领班子成员找准问题核心,亲自开车为村民运送树苗、联系技术人员,个人出资为村民垫付部分费用,全村高接换优工作得以快速推进,目前谙正村已成为全县玉露香“芽接”示范基地。在以点带动下,全镇的高接换优工作也得以高质量全面推进。

今年罕见的暴雨致使全镇窑洞房屋面临严峻考验,在安排全镇防汛工作时,我们对全镇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家庭作为首要考虑的对象,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通过镇、村干部的摸排和及时安置疏导,全镇无一例汛期人员伤亡事故。

四、创新载体改变村容民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有好的活动载体。在中小学生暑期长假期间,我们积极组织了“五老”人员以及全镇曲艺能人对青少年进行书、画、民间曲艺等方面进行培训,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同时,组织全镇爱好文艺的老人和青少年积极参加全县开展的文艺展演,村民积极性空前高涨,并在全镇各个村的活动场所组织跳广场舞和健身操,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开展,既避免了青少年暑期安全事故的发生,也使得一些社会闲散青年得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青少年的理想信念道德风尚有了明显改观。通过老少传帮带,全镇的村容民风得以改观,以往赌博、滋事的现象鲜有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在干部群众积极配合,老同志辛勤耕耘下,我们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关工委工作服好务,为青少年负好责。 (作者系隰县黄土镇党委书记 卫建军)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