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出精品、上项目、抓管理、促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绩。
(一)注重舆论引导,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主题宣传旗帜鲜明。始终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县两级都认真制定了宣传方案,深入采访,及时播出,连续报道,在全市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重点宣传配合有力。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突出了重点工程、民生项目的宣传,先后开设了“建设百公里汾河新型经济带”等栏目和专题报道;三是舆论监督讲求实效。针对社会关注、百姓关心的民生话题,市电视台及各县(市、区)出台了一批优秀栏目和节目,在时效性、贴近性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全市组织开展了“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展播活动”和“临汾广播电视奖”评比活动,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共在省台发稿629条,中央台发稿85条。隰县台系列报道《灾中救灾》,在全国农业节目评奖活动中荣获消息类一等奖。
(二)注重惠民实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市图书馆正在紧张施工,蒲剧院排练大楼即将动工,《平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制定完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广播电视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全市基本实现 有线电视乡乡通,2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完成1956个自然村,通过省广电局验收;二是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全市公共文化场所全部免费开放,全市共下乡演出2743场,其中市直文艺院团全年送戏下乡722场次,送电影下乡35616场,各县(市、区)分别结合实际,开展了“科技图书下乡”、“资源共享剧目进农村”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
(三)注重品牌建设,文化艺术精品打造取得新成效。一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先后举办了“和谐临汾”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设立了临汾文化艺术“梨花奖”,启动了首届“梨花奖”电视戏曲大赛。洪洞的“魅力百村欢乐行”、安泽的“乐在周五”、隰县的“想唱就唱”、吉县的“社区消夏文艺晚会”成为当地最聚人气的“星光大道”,“中外百名摄影家走进永和”有效拉动了黄河文化旅游。二是文艺精品建设硕果累累。进一步加工锤炼蒲剧现代戏《酸枣岭》、眉户现代戏《雷雨》;翼城《浑身板》角逐央视《我要上春晚》栏目获得好评;襄汾《丁陶鼍鼓》、眉户剧《背着妈妈上大学》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双双摘得群星奖;市艺校在第九届全国校园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获得9个奖项,在第十七届全国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又摘得1朵小梅花,我市大小梅花总数达到52朵。三是非遗保护不断加强。
开展了国家级项目活态技艺的音像录制工作,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达到18个、省级项目114个,6人被评定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90余人被评为省级项目传承人。
(四)注重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一是文化工艺品产业前景广阔。成立了全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推进落地领导组,命名了14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个名优文化产品;翼城绵山文化产业园区完成前期筹备工作;侯马北方轻工城艺术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超过2亿元,今年又引进外资3个亿,新建了集会展、交易、拍卖为一体的古玩艺术品交易城。二是文化演艺产业取得突破。曲沃正在晋国博物馆打造“晋国故事”系列情景剧,已经推出桐叶封弟、封唐盛典、改唐为晋三个经典剧目,为我市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起到示范作用;三是新闻出版产业加速发展。
举办了第五届山西霍州图书贸易洽谈会和“尧信杯”农产品包装平面设计大赛;临汾印业园区完成投资近亿元,新建厂房12000平方米,年产值达到6000万元,我市印刷业基本淘汰传统制版工艺,CTP直接制版机增加到7台。四是广播电视产业初具规模。全市各类广播影视经营单位发展到100余家,其中数字影院发展到9家,比去年增加4家;侯马农民导演李马获得省广电局颁发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在我市尚属首个。
(五)注重依法行政,文化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新加强。一是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相继开展了网吧市场专项整治、歌舞娱乐市场专项整治、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非法网络共享设备专项整治、禁止电视剧插播广告专项监管月等一系列重要工作,共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案件120余件,向有关部门移送黑网吧35家,收缴非法机顶盒842个、高频头642个,锅盖685个;二是“扫黄打非”工作深入开展。重点查处了“8.08”假记者敲诈勒索案、“9.12”新闻记者敲诈勒索案,涉案金额超过百万元,举办了全市读书日暨拒绝盗版绿书签进校园活动;先后开展了网络色情信息专项治理“净网”行动、印刷企业专项治理“清源”行动、非法报刊专项治理“秋风”行动,共出动检查人员3000余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000多家,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6000余册。三是软件正版化工作有序推进,市县两级共投入455.2万元,安装正版软件6926套,完成了省里下达的工作任务。四是广播电视信号安全传输。年初组织各县(市、区)技术人员赴成都视达有线电视集团举办了实用技术培训班;全国“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多次下发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度令,要求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启动本级应急预案,提前做好隐患排查、技术防范等工作,实现了全年全市安全播出无事故。
本报记者郭璞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马年春节怎么过?
下一篇: 环卫工当主角 微电影《暖冬》温暖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