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家人出门旅游,利用假期好好休息,将一直喜欢的书读完……过年的独特韵味,清新扑面。记者采访了解到,旅游、读书、休闲娱乐……市民把春节安排得丰富多彩。
出外旅行过大年
为了能在春节期间出游,市民陈先生早早地做好了准备,“准备和一群朋友一起,自驾到青岛过春节。”陈先生介绍,他是在青岛读的大学,很多朋友都留在青岛。“平时抽不出那么长的时间出去,这次刚好也有朋友想去,大家就约着一起走,凑个热闹,合伙过个春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市民都准备在马年春节出行,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采取自驾的方式,目的地有不少都是人文历史丰厚的地方。
“80后”杨敏一直对神秘的苗族文化充满向往。今年春节,他打算带着妻子、孩子一起自驾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去感受苗族文化,“芦笙舞、斗牛,这些活动我都想看看。”
60多岁的孙师傅已经退休,今年他想带着老伴儿回娘家过春节。“老伴儿是南方人,已经十多年没回过老家,丈母娘也都快90岁了,再不回去害怕造成遗憾。所以今年,我要陪着她回娘家。”
安静读书是享受
看书一直是公务员林静每年春节期间的主要活动。“常规的走亲戚、上坟结束后,我比较喜欢待在家里安安静静地看书。”几天前,林静就在网上定了一套《莫言诺贝尔奖典藏文集》,共20册,赶上网站搞活动,定价998元的这套书,林静花了499元就买到了。“莫言的书需要静下心来读,春节我就准备让它们陪我过了。”
大学生小刘则打算趁着春节把柴静的《看见》读了,“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新闻记者,柴静和杨澜是我的偶像。”小刘说,除了读《看见》,他还想把杨澜的《一问一世界》再读一遍。“通过读书,能学到很多知识。” “哪也不去,蜗居休息了。平时工作很忙,好不容易过年放假,我决定在家好好待着,陪陪爸妈。”市民刘女士表示,闲暇时间,她还想带着女儿选择观看2—3部电影。“前段时间女儿一直吵着说要去看电影,可一直没抽出时间。春节假期,我决定好好补偿她。”
某行政机关的李先生则决定趁儿子放假带他去书店买几本好书。此外,他决定减少今年的走亲访友。“一吃饭就要喝酒,结果经常把整个休假醉过去了,真是没意思,所以我决定拒绝应酬,把所有时间都留给家人,陪陪父母,陪陪妻儿。”
享受戏曲文化魅力
今年我市春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市影剧院不但上演蒲剧《薛刚反朝》《赵氏孤儿》《金玉奴》《狸猫换太子》等,还将在市群艺馆上演群众文艺展演、剪纸艺术作品展,平阳广场举办元宵节灯谜荟萃活动,梨园堂上演《三字经》儿童合唱套曲。众多的好戏免费向市民开放,尤其是戏迷朋友们,只要凭身份证就能到影剧院免费领取入场券,近距离目睹名家风采,何其乐哉!来自于我市某行政单位的杨玉清老人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听戏看戏上。原来,老人的家是时下典型的“空巢家庭”。两个孩子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广州,发展得都挺好且都安了家。今年,孩子们都叫父母去外地过年,但是老人没有出去。老人说,以前工作太忙,没工夫听戏。现在终于有时间,可以听过瘾了。
过年了,在梨园堂里,轻松感受传统戏剧的魅力,看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岂不是种如痴如醉的享受吗?
马年,一马当先,快马加鞭,春风得意马蹄疾!马年春节已经向我们走来了,朋友们,抓紧时间创造我们的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为时代寻找精神食粮
下一篇: 惠民亮点频现 文艺精品迭出